APP下载

如何看待画传跟风现象

2005-07-09梁光玉

全国新书目 2005年11期
关键词:人物传记原创性传记

梁光玉

出版人物传记是团结出版社的一个传统,也是我社图书品牌的一大特色。从8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注重出版人物传记,其中《中国文化巨人丛书》,收列文化名人传记20种,包括章太炎、梁启超、林纾、林语堂等,影响颇大,连港台地区都引进了我们的版权。2001年前后,我们对传记出版方向做了一些调整,开始出版插图版的传记,比如《蒋介石大传》、《孙中山大传》、《张学良大传》、《宋美龄大传》等。从2003年开始,我们在插图版传记的基础上开始出版画传。目前已出版近20种,如《鲁迅画传》、《吴晗画传》、《顾准画传》、《梅兰芳画传》、《张爱玲画传》、《安徒生画传》等,还有20种尚在制作中。所以说,从传记到插图本,再到画传,是我社人物传记图书出版的一个纵向性发展历程,是十多年来我们探索传记类图书出版内在规律的必然结果。目前,画传成了一种很热门的图书类型,我们将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再做新的调整。

如何看待画传出版热潮和跟风现象

我们注意到,画传已经成为目前图书市场上一种非常热门的图书类型,和所有热门图书一样,画传出版的跟风现象也很严重,画传类图书质量良莠不齐。最初几家出版社出版的画传都还是很不错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社加入画传的整体质量不如以前,一些书被发现有拼凑的痕迹。尤其是画传的原创性不强,市面上的一些画传都是根据一些画册拼凑改编而成的,根本没有原创性。

画传是图画和文字有机结合的一种图书形式,它的出现,适应了当前读图时代、多维立体时代广大读者对图书简约化的要求,因此它不仅要求图片精美、珍贵,在文字的要求上更需要原创性,新颖性,简约性。但现在出版的一些画传,很多都没有做到这几点。画传的作者一定是需要对传主有相当的了解和研究的人,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如我社新出版的《鲁迅画传》,作者林贤治就是国内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顾准画传》的作者研究顾准十余年,掌握的都是第一手材料;《张爱玲画传》的两位作者是学有所成的青年学者,他们用不同的色彩概括张爱玲不同时代的生命底色,视角非常新颖,语言也极有艺术感觉。在诸多有关张爱玲的传记中,该书独树一帜,受到读书人的称许;另外,我觉得画传和插图本传记也有很多区别,画传的文字需要和图片有机地融合,这也要求作者在处理文字撰写和配置图片上了解画传的特色。

目前,画传题材雷同的现象较明显,比如很多社都出版《戴安娜画传》、《张爱玲画传》等。今年以来,许多影星歌星都出了“画传”,其实是画册,只是图片的堆砌,离画传的原创性很远,编辑起来比较省力,你编得了我也编得了,因此互相跟风。要避免撞车现象,一则要求出版者坚持自己的出版品格,不要盲目跟风;二则要求注意画传内在质量,保持自己的特色。要做到即使题材撞车,也要有自己的特色。事实上,只要坚持画传的原创性和新颖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题材撞车的消极后果。

团结社如何应对跟风现象

面对跟风的现象,我社将在未来的出版计划中作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现在那么多社都来出版画传,如果没有必要的调整,不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我们的出版物必定会面临市场困难。我们将在选题策划、出版营销上有所调整,比如我们出版了《名人名传》,我们还将出版《我的父亲母亲》系列等。我社已出和拟出的传记,都是不断调整中的产物。它们不一定都叫画传,但画传的特色将会发扬光大。今后,在出版人物传记的思路上我们将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始终以市场为目标,坚持自己的出版品格,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原则指导下努力做好我社的人物传记这个品牌。

猜你喜欢

人物传记原创性传记
别把八卦当传记
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标准探究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以人物传记阅读涵养学生精神成长
读失败者的传记
作品的原创性
人物传记
阿尔瓦罗·西扎
高年级人物传记类文本教学策略谈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