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之路

2004-12-01王西冀

中国经贸导刊 2004年20期
关键词:下山劳动力全县

王西冀

劳务经济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广西田东县鼓励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务工创业,摸索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

一、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的基本情况

田东县是著名革命老区,百色起义的策源地,也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目前有6万劳动力剩余,农村劳动力过剩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

“下山”,是指将大石山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经济条件好、就业机会多的平原城镇创业;“进城”,既指离土离乡到其他城镇打工,也指离土不离乡在县内务工;“入谷”,是指利用右江河谷腹地良好的自然、生产条件,吸引山区农民前来务工。2003年,全县农民下山进城入谷人数达8.7万人,外出务工收入约4亿元,务工人员工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1%。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下乡进城入谷”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作的决定》、《田东县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作实施方案》、《田东县农民下山进城入谷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办法和措施,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在劳动力上岗就业、子女入学、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及户籍管理等方面提供平等服务,免费提供技能培训、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并通过发放小额信贷、免费技术扶持和法律救助等方式创造良好创业条件。

田东县在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上实行了“六个结合”。

1.农业内转移与农业外转移相结合

田东县在发展大农业上作文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从粮食种植向经济作物种植转移、从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移。农业内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仅甘蔗、芒果、香蕉种植就成为接纳石山区农民的重要渠道,2003—2004年榨季,甘蔗种植大户雇请的山区劳动力超过了1万人。在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的同时,田东县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广泛招商引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2.“走出去”与“转回来”相结合

“走出去”的是农民,“转回来”的是经过培训和实践的产业工人、技术能手、管理经营人才和资金项目。为确保“转回来”的农民创业,县里在资金、信贷、场地、办证、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为“转回来”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几年来,通过在外务工人员引进投资信息95条,引进项目16个,资金2.3亿元,从外面打工回乡创办企业或经商规模较大的业主有43人,接纳山区劳动力1580多人。

3.域内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

几年来,田东县大力抓好县内企业改制、扩建工作,加快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拓宽农民转移渠道,实现县内就业。初步统计,2003年实现县内劳动力转移3.5万人。此外,努力创造条件让农民“走出去”,县里积极加强服务和组织,几年来已输送4.8万人到南宁、广东等外地务工。2003年,省外务工收入占55%以上。就业半径越来越大。

4.初级转移与二次转移相结合

初级转移是指就业空间的简单转移,是一种离土不离乡或离乡不离土的转移方式,就业和收入不很稳定,劳动力仍然保留农民身份,外出时间不长久;二次转移是除了就业空间的转移之外,职业变动、身份变换、住所变迁、生活方式变化同步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转移。田东县对于有一定文化素质、就业技能以及农村经济能人,通过指导和扶持,实现二次转移;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劳动技能不高的农民,或是身处自然条件较好地方的农民,主要采取初级转移,既照顾农民的适应能力,又确保正常农业生产。目前,全县已逐步出现了以初级转移为基础、二次转移为重点的良好态势。

5.短期转移与长期转移相结合

田东县根据不同区域时间、对象,采取不同的转移方式。农闲时节,有组织有计划地输送季节工、月工,缓解农闲时节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也照顾了一些农民的恋土情结。对敢于离土离乡又具备一定能力的农民,创造条件支持他们长期转移。

6.自动转移与订单转移相结合

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当部分还是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缘、宗缘、亲缘等社会关系。田东县每年通过这些传统方式外出务工人员大约4000人。为了克服无序流动弊端,县里加大组织力度,争取更多“订单转移”。几年来,田东县共举办11次大型人才交流会,100多次小型洽谈会,前来招工的企业达316个,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

二、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的基本成效

1.农民收入显著增长

劳务收入成为许多农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28元,比上年增加110元;农村人均存款达4000元,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亿元;全县农村消费达6.8亿元,比2002年增长10%。

2.农业适度规模经济不断扩展

田东县农民下山进城入谷过程实质上是农村土地由零散化向规模化经营发展的过程,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香米、甘蔗、蔬菜、水果、林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农民向产业工人转移步伐。全县有6万亩土地转移到经济能人手中,相当多农民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有务工收入。全县经济作物面积近年来增加了10万亩以上。

3.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农民思想认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电视收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87%。全县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

4.党政群关系进一步贴近

近年来,群众上访人数和次数大大减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自治区文明县城”称号。

5.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

田东县顺应劳动力转移的潮流,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几年来,有5.7万农民转移进城落户,13个乡镇新建农民街29条,农民进城建房户数13671户,进城建房约占农村总户数的17%。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全县先后筹集资金6700多万元新建了一批市场,新增20个乡镇集贸市场及8个村级市场。目前,县城城区面积已达7平方公里,人口增至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6%。

6.工业化进程得到加快

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田东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源加工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全县化工、煤炭、电力、制糖、造纸、建材等工业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油气结合、煤电结合、矿电结合、糖纸结合产业初步形成。200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比1995年增长174.25%;完成工业增加值3.62亿元,比1995年增长108.05%;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4亿元,比1995年增长137.84%;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比1995年增长103.37%。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7.非公经济十分活跃

劳动力转移和大批能人的出现,推动了田东县非公经济的发展。2003年全社会投资15.6亿元,新增私营企业43户,新增注册资金16308万元,新增从业人员1453人。新增个体工商户2980户,新增注册资金1458万元,新增从业人员3126人,实现年利税5960万元。

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要壮大城镇,就必须兴旺城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缩小城镇与农村差距,协调城镇与农村同步发展。农民下山进城入谷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务输出问题,从眼前效益来看,能够直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效益上看,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从综合效果看,可以促使农民解放思想,丰富阅历,扩展见识,提高素质,增长致富的本领。农民下山进城入谷是田东县农民奔小康的光明之路,也是符合我国农村现实情况的发展之路。

(作者系广西区田东县县长)

猜你喜欢

下山劳动力全县
胖虎下山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过年好
双下山
下山的路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