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中小学校长选任和管理制度改革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队伍

2002-04-29

人民教育 2002年6期
关键词:行政部门高素质专业化

本刊特约评论员

办好中小学,要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也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们在组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校长水平的差距往往带来学校之间的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好校长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一所薄弱学校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甚至使一所条件很差的学校很快跃入先进行列。反之,一所好学校如果校长不得力,可能很快就落伍。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事业心、责任感,有办学理念,善于领导的好校长就是创造优质教育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在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方面,特别是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考核、教育、管理和监督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此,《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依法完善中小学校长的管理体制”,“改革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一般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和聘任;其他中小学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连聘连任。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认真贯彻落实上述要求,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根本途径,事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实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关键是通过签订聘任合同,确立教育行政部门和受聘者之间的聘任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观念创新为前提,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进这项改革。要坚持以好的作风和辦法选校长,选作风好和素质高的人当校长。要树立“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用人观念,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改革创新精神、业务娴熟、善于管理、教职工拥护的优秀教师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要破除官本位、攀比行政级别的旧观念,树立校长是一种职业岗位而不是一种职务身份的新观念,努力探索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的校长管理方式、办法,不断开拓新境界,努力实现新突破。

要以实行校长聘任制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方式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竞聘机制,是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这一机制,对于当前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这些年来,一些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中小学校长管理新机制的形成积累了经验。主要做法和经验有,落实教职工对校长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着力构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破除职务终身制,着力构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扩大教职工对校长的监督权,着力构建科学管理、客观公正的考评机制;实行防范于前、制约于中、惩治于后的民主监督,着力构建制度完善、纪律严明的监督机制。这些探索,对于促进校长选任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进中小学校长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为目标,努力探索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猜你喜欢

行政部门高素质专业化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