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安是家

2001-09-17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15期
关键词:心安晚饭买菜

潘 真

傍晚匆匆忙忙往家赶的时候,接到追踪的电话,问我晚上的活动参加否。“怎么又缺席?有更重要的事情?”我想大概接孩子、买菜、做饭之类对人家算不得“更重要的事情”吧,只好笑道:“没有,没有。”

而其实,接孩子、买菜、做饭在我就是“更重要的事情”啊!

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因为母亲参加“巡回医疗”,好久才获准回一趟家,所以我印象当中最温馨的一幕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早早地吃过晚饭,洗漱完毕,爬到大床上,依偎在母亲身边,听着她翻书或打毛衣的细微声响,或者有一搭没一搭地与父亲闲话家常,心安无比地进入梦乡。

是的,心安是家。父母回来了,家里人都到齐了,孩子的心才会安定下来,这家才像个家呀!我猜,天底下的孩子应该是人同此心的,天底下一切爱家的人都应该是人同此心的。我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偶尔一次见我准备好晚餐却往外跑,竟有好长一阵子每天傍晚会问:“妈妈你今天还出去吗?”或者早晨上托儿所前问:“妈妈今天你来接我吗?”问时一脸的不放心,待有了满意的答案面部表情才重新灿烂。那神情令我难以忘怀,这使我想起外国一句著名的谚语:如果妈妈呆在家里,那就不会有任何麻烦。

于是,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我总是急于回家;尽可能不把事情安排在夜里,可去可不去的晚间活动则不去。真的,哪有那么多重要的事可以让人舍了孩子呢?待孩子稍长,我便时常带了他外出开会、采访。虽说自己累点儿,倒是令小子不知不觉中大长见识,还顺带交了一班“忘年交”呢!大朋友们唤他“实习生”。若遇上真正重要的活动,我只好撇开“实习生”单刀赴会了。此时,如果另一位家长没法早下班,就产生了“交接班问题”:我先接了孩子,回家烧晚饭,等他一进门,我就出发。

常有不理解的好心人劝我们,把孩子扔给老人,甚至有人出主意说“花钱托班主任带,双休日才领回家”,以便自己活得潇洒一点。可如今,每当孩子毫无保留地与我们交流一整天在学校的种种感受之时,看着他表情丰富、能说会道的样子,我就有点得意——幸好我们从一开始便固执己见。

就这样,八年了,我们俩自己带孩子,给了他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再想想,好像也并没怎么耽误各人自身的发展,反倒是发掘了先前埋没的潜能,只是少吃了许多顿应酬饭而已。

猜你喜欢

心安晚饭买菜
晚饭后健走锻炼有什么好处?
此心安处是吾乡
买菜记
你在,就心安
买菜
晚饭以后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顿饭一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