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农村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2001-04-29

人民教育 2001年8期
关键词:全镇教室多媒体

王母宫镇是一个平原乡镇。全镇人口3.9万,经济基础中等偏下,现有中小学13处,教职工356人,在校生5600人。自1999年以来,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在青州市教委的重点扶持下,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建立了镇域教育网,实现了教育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信息应用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探索学生学习自主化,以信息技术教育带动素质教育实施,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农村乡镇,实现了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努力让农村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走出一条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几年前,和城区学校相比,王母宫镇的教学条件相对落后。13处学校,全是平房。实验设施不达标,学生分组实验不能做。1995年购置的20台386计算机,主要集中在中心初中,而且大部分已经不能使用。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差距是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落后。教师运用的还是延续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一枝粉笔一根教鞭的教学方法,90%以上的教师没接触过电脑。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得学生死记硬背不会求知,思路闭塞不会思考,课业负担过重,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履维艰。按正常的思路,要改善教学环境,是先盖教学大楼。可盖教学大楼真的那么迫切吗?没有大楼,平房只要结实,只要宽敞明亮,照样可以用,但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落后,却是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来改变的。晚一天,农村娃娃受到的教育就会落后一个时代。必须让农村娃娃接受最现代化的教育。这事儿一天也耽误不得。这些想法更增强了我们的紧迫感。我们认为,不能等条件成熟了再进行,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去做佛水中跳出的青蛙,从而走出一条跳跃式思维、跳跃式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

另一方面,镇党委和镇政府从有利于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到: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要致富一方,首先要抓教育。让农村娃娃接受现代化的最好的教育,合乎国情、顺应民意,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于是,全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三年规划: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全面发展,三年大见成果。镇党委、镇政府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款10万元,我们就用这10万元启动,于1999年10月购置了12台586计算机,在中心小学建立了王母宫镇第一个多媒体教室,开始了全镇多媒体教学的革命。

三管齐下,把美好的理念变为美好的现实

一 管: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让信息技术教育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会不会影响教育质量?刚开始,很多校长和教师都存在这样的疑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长和教师的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各项工作便无法开展。为此,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走出去,请进来,开阔大家的视野,力促校长和教师观念的转变。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13名校长和部分骨干教师到北京和省内的青岛市、博兴县、桓台县、高密市參观学习,聘请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作现代教育理论和创新教育》的专题报告,还邀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计算机厂家举办多媒体创作、软件应用、网络知识等30多期培训班,使校长和教师更新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明确了任务,增强了责任感。

二是通过典型培养、骨干带动,消除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的畏难情绪。镇中心初中48岁的马金昌老师,通过三天的刻苦学习,学会了计算机教学软件的使用,接着又用很短的时间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制作出了质量较高的课件。我们发现这个典型后,就在全镇进行宣传、表彰,在各种培训会上让马金昌老师介绍经验,并号召全镇教师向他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三是要求各学校确立自己的现代教育理念。观念得到更新,理念也得到了升华。镇教委提出的战略是: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镇电教中心的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我们为农村孩子做一件也许历史都会记住的益事。镇中心小学的口号充满时代的气息:跳跃式地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让农村娃娃接受最好的教育。镇中心初中的思路令人感动:让农村孩子站在时代新的起跑线上。……全镇教育系统形成共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优势,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环境,让农村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进而逐步改变千百年来农民子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管:多方筹资,精打细算,用最少的钱办成最好的事。

在农村搞信息技术教育,势必要上设备,要花钱,这是绕不过去的第一关,也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我们认识到:没有钱办不成事,有钱不一定能办成事,只要观念转变,精心组织,钱少也能办成大事。从一开始,镇教委就从实际出发,向全镇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四千四不干的要求,即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积极性提高的事坚决干,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的事坚决干,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事坚决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事坚决干: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事不干,花钱多、效益低的事不干,加重学生负担的事不干,违背学生家长意愿的事不干。这样赢得了政府的支持、社会的赞助和群众的信任。三年来,通过镇政府拨款、社会各界的资助,全镇共投入资金197万元,用于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10月,全镇第一个多媒体教室在中心小学建成:2000年3月,13处学校全部建成多媒体教室:同年4月,5处学校建立计算机教室:同年5月,6处学校建成校园网,6处学校建成闭路电视系统:同年8月,最大的计算机教室在中心初中建成,配备60台计算机,部分计算机终端进教室;同年10月,全镇信息教育资源库在中心初中建成,王母宫教育网站建成;同年12月,山东省明天工程DDN专线联接因特网:2001年,全部学校建立校园网,全镇13处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126个教学班中68个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建成了镇域教育网,实现了资源共享。

当所有学校都建起了多媒体教室规模在5个班以下的学校,利用计算机和29英寸彩色电视机连接形成小多媒体教室),实现多媒体教学后,教学效果凸现,农村孩子感觉到上课就像看电影,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效果明显提高。学生高兴了,家长激动了,社会各界更加支持了。刘厂村的村干部到学校参观了多媒体教室后,从村里拿出7万元给学校买计算机。大王村的老支书王国栋带头捐款1000元,给学校买计算机,他说:过去我没有做到的,为了孩子,今天我要带头做好。在老支书的带动下,全村捐款4.5万元。徐七村党支部书记刘风田带领村民建设新学校,上设备,为了使学生按时搬入新学校,用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为全镇建起了第一座教学楼,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镇政府的领导看到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形势,在2000年4月先后两次拨款26万元用于信息技术教育。今年4月又一次拨款20万元。各学校把建设校园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挤压所有能挤压的资金,有一分投一分,有一元投一元,积聚力量,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三 管:着力教改,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让他们尽快适应新角色。

把多媒体与网络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教师角色也需要转换。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高水平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为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我们采取了三三制的培训方法,即实行三种培训方法,运用三种培训途径,达到三个目标层次。三种培训方法:一是任务带动法,每周布置一次具体任务,以带动教师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二是活动促进法,每周分别在一个学校召开现场会,以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问题探究法,每周讨论解决一个问题,以帮助教师提高能力。三种培训途径:一是举办计算机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二是按年龄段进行课件和网页制作培训;三是抓骨干教师的高级培训。三个目标层次:第一层次,使教师会使用常规电教媒体,会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第二层次,使教师会操作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能设计制作科学、艺术、适用的教学课件:第三层次,使教师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我们先后举办计算机操作、课件和网页制作等培训班30多期,参训教师2500余人次。目前,全镇已有90%的教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技能,70%以上的教师取得了计算机中级以,上等级证书,近300多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其次,开展课题实验。课题实验旨在充分发挥和挖掘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与潜力。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是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助推器。我们确立了集中一分散一再集中一再分散一归纳定论的实验思路,采用集体研究一个体研究一集体研究的联系性原则,制定了实验课题申报制度、实验工作检查评比制度、实验成果申报评审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1999年以来,我们承担了《农村学校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和《新技术对科学教育的影响》三个国家级课题实验,全镇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局面。

开展课题实验,必须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创建了三种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一是计算机网络教室,它是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基本场所。二是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這是在已有网络教室的基础上创建的多媒体教室。三是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终端进教室,学校规模较大的学校,只有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实验的需求,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更多的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实现计算机终端进教室,在原有四机一幕的基础上,实现班班通、班班都是多媒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学的需要。现在,我镇13处学校全部建有网络教室,8处学校实现了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5处学校实现了计算机终端进教室,6处学校建成了高水平的校园网,为开展课题实验奠定了设施基础。

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整合的研究,我们开展了四种课型(传统的常规课型、使用四机一幕的课型、使用多媒体的课型、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型)和三种课件演播式、组合式、网络式)的对比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如网络课型,这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协作交流、网上发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自主学习。然后通过与学习伙伴协作交流,形成自己的结论,并在网上发表出来。这种课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徐七小学冀秀娟老师在教学《保护大自然》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导航:怎样保护大自然?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前景状况及价值如何?破坏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等,接着学生开始上网查寻、分析、处理和重组信息,并进行交流,随后学生利用聊天室发表建议,归纳总结出保护大自然应该怎么做。这节课从导入到结束,学习的自主权始终在学生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调者、组织者、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而与课本密切相关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势必要求教师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说它新,是因为在这里,教是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而在实践中,我们初步形成的四种教学模式,也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命名的。第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教师呈现给学习者的是众多的相关信息或信息资源的地址,学习者利用信息工具来检索各种信息,在查找过程中通过阅读、聆听、观察等方式感受信息,筛选出重要的信息,把来自多个信息源上的信息组织起来,并把它们展示和表达出来,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第二种,基于任务的探究型学习模式:教师呈现给学习者的是一个或多个问题或疑难情境,学习者必须自己去收集、分析信息,并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论点,最后解决问题。第三种,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学习者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如,Email、聊天室、视频会议等方式,与他人教师、专业人士、知名学者、学习者)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就问题与他人对话、交流、讨论来达成理解,形成共识。第四种,基于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改变班级授课制形式,允许学生走出教室,到计算机室自学、补课,到阅览室和因特网上查阅资料,给学生创造一个选择的机会。

实现时代之梦:村娃分享网络的美丽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是提高人的素质。我们通过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使广大教师和农村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彻底解放,使陈旧落后的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得到根本改变,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1.提高了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优化了教学过程。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各学校都改善了教育管理手段,建立了一套先进又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增强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提高了教育管理效能。全镇有4处学校被评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9处学校被评为青州市规范化学校,13处学校全部被评为青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镇中心小学被评为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2.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之前,我镇大多数教师不知道多媒体是什么,通过各种培训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以后,全镇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明显增强,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明显提高,电教教材设计水平、授课技能也全面提高。全镇所有的教师都接受了鹏博士备课系统的培训,并能熟练运用于教学,90%的教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技能,15%的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标准较高的课件。从对现代教育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到能够用Word、WPS备教案、写论文、制作课件、电子备课:从被领导动员、督促,不得不学,到主动运用多媒体,追着电教老师借课件,拿回家去钻研:从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根教鞭、一张嘴的传统授课方式到自己制作课件,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用多媒体信息表现出来,提高课堂效率。这些变化说明教师们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改变了教学行为,转换了教师角色,从被动的教书匠变成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新一代教师。

3.加快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步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其声、光、形、色俱备的优势,能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实。如数学中一些抽象的空间概念,语文中的自然知识和情景创设,美术课中的色彩变化,音乐课中的乐器合成,等等,都能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能存储大量的信息,查阅、检索、交流非常方便、迅速,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的信息将成倍地增加,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我镇13处学校全部建立多媒体教室,90%的教师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技能,使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成为现实。我镇近两年的中考成绩,一直居全市前茅。在青州、潍坊两级教研室组织的各学科单科竞赛中,也有不少学生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成绩。

4.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现在,我镇小学生中,已有70%的学生会熟练操作微机,50%的学生会制作简单的幻灯片,40%的学生会制作简单的网页:初中有90%的学生能从网上下载资料,60%的学生能在网上发表文章,50%的学生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学生李余超喜欢打篮球,因特网使他漫游NBA成为现实,为了了解NBA的最新动态,他到美国NBA网站查询资料,英文水平也随之大大提高,不但建立了自己的NBA专题网站,还经常在网易体育论坛上发表评论文章,其文章经常被网络管理员放在首页的主要位置,今年寒假期间他写出3万余字的连载小说发表在网易体育论坛上。这表现了学生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学生自己建立的云门山网站,潍坊风筝网站,王母宫菜葫芦网站,纳米科技网站,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网站的建立,既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到目前为止,全镇学生网站已达2000余个。

二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教育技术介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明显提高,参与机会明显增多。由原先的被动接受改为独立思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发展,并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独立思维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的发展时间与空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原先需要做大量的课内外练习去巩固的知识,现在完全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性训练,题海战术受到了冷落。目前,全镇中小学在校时间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开全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使学生有了足够的自己支配的时间。各学校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各种小制作、小发明等系列创新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能接受计算机培训,并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参加书法、绘画、器乐、歌咏等兴趣小组,近几年,全校先后涌现出一批小电脑通、小发明家、小画家。郎家小学成立了气象服务小组,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科学精神。牛家小学成立了50多人的民乐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民族器乐的魅力。刘厂小学的学生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糖纸,在微机上模拟制糖示范。孟古初中的学生手抄报、班报和《雨荷》校报办得有声有色。懒柳树小学的腰鼓队作为该校的传统特色项目,多次参加全市的汇演,受到普遍好评。两年来,全镇荣獲全国、省、市级各类奖励和荣誉称号达126人次,并被青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王母宫镇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肯定,这使我们感到了更大的压力。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基于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的研究,逐步摆脱班级授课制的束缚,建立更为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使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不断跟上社会发展水平,使有限的教育投入能够产生尽可能大的教育效益。同时,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让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益处。我们将继续以信息技术教育带动素质教育实施,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镇。

猜你喜欢

全镇教室多媒体
不要在教室打闹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漯河市后谢镇计生协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