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心太空垃圾

2001-03-27徐传宏

知识窗 2001年7期
关键词:沃斯人造卫星航天飞机

徐传宏

今年3月11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宇航员苏珊·赫尔姆斯和詹姆斯·沃斯执行了与伙计空间站对接后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任务,并创下8小时56分的太空行走记录。

在行走中不乏小插曲。行走刚开始,一只装着联氨探测工具箱的塑料包从“发现”号舱口飘了出去。幸好,沃斯一把抓住了这只塑料包。几分钟后,沃斯又不小心

掉了一个用来修建工作平台的虎钳状设备,这块重10-15英磅,尺寸和一本大部头字典差不多的金属就此飘了出去,成了太空垃圾。

1996年8月,一颗法国卫星在正常的运行中,突然冒出蒸汽,再仔细一看,它的一根平衡杆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一个衣箱般大小的火箭残骸,撞上了法国卫星的平衡杆,在碰撞所产生的高温下,这根金属制的杆子竟被完全汽化。假如载人飞船遭到它的撞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已把近4000件飞行物送上天空。但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寿命长短不一,现在仅有5%的太空飞行器还在继续进行正常的飞行和工作。其余的,如解体的人造卫星、破裂的助推火箭的残片、失效火箭的残体、废弃的核反应堆等,这些人造天体的残余物就成了“太空垃圾”。前面提及的“金属设备”和“火箭残骸”均为“太空垃圾”中的成员。

据统计,目前大约有70000件阿斯匹林药片大小的垃圾碎片(当然还有更大的),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高速地飞行着。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碎片都足以结束一个航天器的寿命、毁灭一架航天飞机、危及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太空垃圾大大增加了太空航行的危险性,对人类的航天活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专家们推测,到2010年,太空弃物将增加3倍,达20000吨之巨。因而设在空间作科研用的太空站,平均每5年,将可能遭到太空垃圾的一次袭击。宇航员的太空行走,将变成一种冒险行为。

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航行,是否随时都有与人造天体碎片发生碰撞的危险呢?一般说来,这种危险还是可以避免的。因为航天飞机上都装有预警系统。一旦要发生碰撞,地面指导系统会随时发出警告信号,航天飞机只要及时改变航向,就可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过此类灾难性的事件。

为预防这类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委托一个专家小组,专门研究太空垃圾的危险及其对策。美军航天司令部,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了一套全球性监视系统,用来跟踪太空飞行物。目前被他们测定并编入档案的已有8014个飞行体。他们凭借先进的观察仪器,可以看清飞行在37000公里上空、直径为8厘米的物体。

为了保证太空中的安全航行,飞行器与周围其他飞行物体必须保持5-8公里的距离。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太空航行途中,差一点与前苏联留在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当时两者仅相距2.74公里,幸亏指挥系统及时发出了警告信号,才化险为夷。1997年12月16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又一次遭遇险情。当时向它袭来的是一块20厘米大小的太空垃圾,是美国军方1994年发射的“飞鸟”号火箭爆炸后的碎片。这块碎片是美国正在跟踪的8014个飞行体中的一员。

太空垃圾对太空航行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太空垃圾分布范围很广,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要清除太空垃圾,就需要太空“清洁工”。目前,这项工作尚处在计划、研究和准备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太空会更加安全和纯净。

猜你喜欢

沃斯人造卫星航天飞机
热爱用尺量出来
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闵桂荣
热爱用尺量出来
自己的歌
量一量你的热爱
超萌宇航员航天飞机包
例析人造卫星的圆周运动及变轨问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美贱卖 退役航天飞机
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