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搞清音乐教育的定位和性质

2000-06-13悠然

音乐周报 2000年20期
关键词:传授文化课音乐课

悠然

上海市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观点、新动向一向关注,肯于研究且在音乐教学方面有独到之处。为此,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音教问题采访了上海市教研员郁文武(★)。

▲ :教研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研究,那么你目前在搞什么样的课题?

★:以往,我曾搞过局部问题的研究,比如童声合唱训练,识谱教学等。这些单因子的研究有它的意义所在,但不解决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问题,也容易走到专业音乐教育研究的路子上。因此,我认为把握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要从教学模式入手。我们把本世纪以来,我国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外国进行对比,根据现在学生发展,根据当代社会对音乐教学提出的要求,提出当今音乐教学所需模式。

从历史上讲,我国的音乐教学经历了我教一句你学一句,师傅带徒弟的“梨园式”的教学模式;后又加入了音基训练;接着是苏联洛夫的五个环节模式。总之,始终把音乐课与其他文化课知识传授相等同,注重技能、技巧训练。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传授知识系统性强,教师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特点,但忽略了音乐的特殊性,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去参与体验音乐。

为此,我提出了大致三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对低年级,主要采取游戏情景模式;中年级采取活动参与模式;高年级采取体验评价模式;且把握住一点,始终把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地位,不把传授、训练作为重点。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先参与再体验评价。

▲ :你认为目前音乐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当前音乐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定位模糊。很多老师包括我过去都没能正确对待音乐这一特定内容。音乐需要传授知识,但只有学生体验参与才能够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变为自己所得,它与文化课不同。音乐学科首先是面对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其次它是审美教育。

对音乐教育性质的模糊带来了两点不利:第一,音乐课当成文化课去教,而不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不是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总以学习了多少音乐知识为评估标准。第二,很多教师以把学生送进专业单位,考进音乐学院为目标,这就背离了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知道学生中95%不搞专业,不能把师范校学的知识“批发”给学生。学校音乐学科的定位应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教育,以体现素质教育的含义。我们很多学科都是多数人陪着少数人学习,老师往往对少数人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音乐需要人人参与,要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所以,教师们应该从观念上解决上述问题。

▲ :你认为未来音乐教育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未来会更加多元化吧!对于音乐教育,不要死抱住音乐本位不放。目前,教学科目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倾向越来越强,音乐也一样,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象奥尔夫把音乐、舞蹈、戏剧综合一体,更符合一般学生学习音乐的规律。恐怕过于强调音乐本位只能使路越走越窄。

▲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当今音乐教育的热门话题。有人说,学生必须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有创新的可能,你认为呢?

★: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创新精神与基础知识并不矛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觉得在教学的同时就伴随着创新,包括教师教、学生学。美离不开创造,美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另外,我还想说一说,教师主观上有诸多的“不可能”,教学是不会有改善的。当我们的观念上有了改变后,也要付诸行动,否则永远纸上谈兵。

▲ :据我所知,上海市正在制定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你是参与者之一,可否谈谈情况。

★:上海的课程标准思路上是这样:第一,降低音乐技能技巧的难度。举个例子,音乐课花在识谱上的时间,保守一点近1/2,可效益是达不到1/2的。一星期一堂课,学几年,学生还是不识谱。第二,音乐课更应传授音乐文化。音乐是载体,它与美学、哲学等其他艺术、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将强调这一点。对于母语音乐,我们要继承发扬自己的民族语言。因为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欧洲音乐文化、作品较多。但是在选材时,过于原汗原味的作品,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因此,我们会选择风格保留,但更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在此,我呼吁专业音乐工作者多创作一些这样的作品。

总体而言,目前上海市《音乐学科教育改革以行动纲领》为依据,已明确了课程标准分年级的内容要求。两个教材组编教材,同时完善课程标准。2003年开始使用新教材。2000年秋季,完成起始年级(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的编写并试用。

猜你喜欢

传授文化课音乐课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传授技艺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谈初中生英语授课方法
我的十年教学之路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