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曾有一支盲人曲艺队

2000-06-13柏吟

音乐周报 2000年20期
关键词:大鼓剧团老舍

柏吟

助残日之际,不禁让人想起50年前的一支残疾人演出队伍。那是1950年,刚担任市文联主席、市政府委员的老舍先生,积极建议政府:把散落在社会上、生活没保障的盲艺人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培训,并发挥所长,为新中国服务。于是当年末建立了盲艺人讲习班,开设了政治课、业务课,老舍、赵树理、谭凤元、荣剑尘等都亲临讲课,盲艺人们为之鼓舞。

1951年9月成立了盲艺人曲艺实验工作队,成员36名。主要演员中有在30年代就在电台、游艺社演唱的老艺人,如姜蓝田、刘荩臣、蔡子明、翟少平等。他们通过互帮互学,掌握了许多鼓曲,如马头调、东城调、单弦、铁片大鼓、时调小曲、西河大鼓等等,演唱了不少新创作的曲艺节目,经常到电台演播,还深入工厂、农村、学校,他们演唱的群曲《歌颂天空门》,广播说唱剧《三只鸡》、《二小和秀女》等,以其内容新、形式新、表演感情热烈真挚,博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老舍和王松声(当年市文艺处副处长)还积极筹措,在老舍住宅不远处买下了一所民居,做为盲艺人们的宿舍。这些旧社会被人歧视、生活无着落的盲人,有了工作,有了住所,以己之长为国献力,怎不万分激动,倍感新社会的温暖幸福呢。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四得演出,以曲艺形式为新中国新生活歌唱。

后来,有些盲艺人被吸收到专业演出团担任伴奏,唯一的一名女盲艺人王秀卿(曾为首次市文化会的代表)很快被上海音乐学院录用为鼓曲教师,她不但会唱,善弹,又懂乐理,能记谱,为曲艺音乐的继承发展在教学上下断做出贡献。1958年于会咏编著的《单弦牌子曲分析》就是王秀卿传谱唱奏完成的。

1954年盲艺人队扩充了演员阵容,改为民间职业剧团——新中国曲剧团,盲艺人主要担任伴奏。演出过《梁祝》等一批剧目。后来,该团撤销,有些艺人转入别的剧团,大部分盲艺人转入民政局下属的残疾人福利工厂。自曲艺队时就担任队长、后又为团长的刚振华,带领着同伴们进入香山脚下的橡胶厂,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刚振华任厂长,直到80年代。这家工厂又培养出新一代的盲人乐队,成为市残疾人艺术团的主力,演出的节目屡获大奖,有些盲人演奏家还多次出国演出,显示了我国扶残事业的硕果。

老舍先生们为盲艺人置办的那所宿舍,80年代初我曾经去过,不少才老一代的盲人已相继去世,而他们健康的子孙后代有些仍住在那里,过着比前辈幸福的日子。

猜你喜欢

大鼓剧团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大鼓里有什么
“对话”小伙伴老舍
神奇的大自然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张大鼓剿匪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