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腔表演程式的认识与运用

2000-06-04张晓琴

当代戏剧 2000年4期
关键词:窦娥艺术形象程式

张晓琴

秦腔表演程式,是历代表演艺术家根据秦腔舞台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对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抽象、概括、加工、提炼形成的唱、念、做、打诸方面具有一定含义的规范化表现法式,是秦腔演员赖以把握和描写自然与社会生活、塑造各种艺术形象的特殊手段。在舞台演出中,程式动作几乎贯穿于演员表演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演员,如果没有对表演程式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要演好戏是不可能的。

一、只有切合时空,程式才能用得“准”

任何戏剧情节,都有其具体、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毫无疑问,广大观众希望秦腔表演中的艺术形象以及由艺术形象组成的生活画面要酷似生活,贴切、逼真地再现生活,使他们觉得“象”,感到“真”,认为“就是这个样子”。观众群体心理上的共鸣或认同,是秦腔表演艺术获得成功的前提。要想得到这种共鸣或认同,演员在表演程式的运用上,必须确立切合时空条件的观念,严格地从剧情规定的时间(如年代、季节、昼夜、时辰等)和空间(如山野、河川、道路、厅堂等)出发,选取那些适宜、得体的表演程式加以编排和运用。如果不顾及特定的情境、具体的时空条件,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不但程式不能准确、恰当地运用,还可能出现阴差阳错,贻笑大方。至于那些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嗜好,赢得所谓“彩头”而一味地堆砌程式、卖弄“绝活”的做法,只会使高雅的民族戏曲艺术蜕变为粗劣的把式杂耍,除了哗众取宠之外,很难谈得上秦腔表演程式的艺术价值了。

二、只有大胆创新,程式才能用得“活”

戏曲是时代的艺术,应当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革。一部秦腔史,实质上也是一部秦腔改革创新史。秦腔,自秦之击筑叩缶,唐之梨园演绎,元之院本杂剧,至明代方臻成熟。此后,清朝艺人魏长生予秦腔以全面鼎新,演出轰动京华,“海外咸知有魏三”;辛亥以来,西安易俗社清除流弊、锐意革新,使秦腔以高雅清丽的风格唱遍西北大地,再展繁茂新技;建国后,以马健翎为代表的艺术家对秦腔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其在全国戏曲汇演中大放异彩;再后来诞生的秦腔电影电视艺术片,更是以独特、感人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的男女老幼。不难看出,秦腔艺术每前进一步(哪怕是一小步),都需要艺术家们付出巨大的心血和热情。可以说,没有大胆的改革创新,就没有秦腔艺术的今天。那些声名远播的秦腔大师或高手,无一不是艺术革新的巧匠和尖兵。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继续发展秦腔艺术的责任历史地落在青年一代的肩头。我想,好高骛远是不现实的,志大才疏是没有用的。我们应当义无反顾地奋发图强,积极探索,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这两年,在老师和同仁们的鼎力相助下,我不揣力之绵薄,对《窦娥冤·法场》一折的传统表演程式进行了大胆改进。比如,在情节的铺垫上,新加了引子《提监》:冷月,铁窗,昏灯,残更,“孤凄凄坐牢房灯昏月暗,铁窗外早已是漏尽更残;恨赃官贪贿赂将我判斩,怎能够拨云雾洗雪沉冤”——身穿罪衣、含冤受屈的弱女窦娥几句如泣如诉的吟唱,就将戏之缘由交待得一清二楚,并使悲凉之气悄然弥漫于台上台下、眉宇胸间。在窦娥的刑具上,也作了新的改革。按一般老的演法,窦娥是背绑手、插标旗,如此真倒真矣,但大大限制了表演。我认为,艺术程式本身就是夸张的,刑具的处理,应当看上去既不失监囚的身份,又尽可能便于演员发挥表演才能。于是,将其改为双手加戴锁链,从而为表演提供了广阔得多的空间,以较大幅度的形体动作,更好地揭示了该剧凝重、深刻的内涵。在舞台的调度上,也予以新的处理:当窦娥满腔悲愤、高唱尖板“没来由犯王法横遭刑宪”的时候,一般老的程式是刽子手平八字摆开,没有什么动作,台上显得既平且凉。将其改为在窦娥演唱的同时,八名刽子手随着唱腔的抑扬顿挫,在台上凶神恶煞般地“掏八字”,比较生动地烘托出了肃杀、野蛮的封建专制社会特有的刑场气氛。这些探索,曾受到西安《秦苑》、《西宁晚报》、《甘肃日报》等报刊文章的关注和肯定。

三、只有熔铸形象,程式才能用得“妙”

文艺作品特别是戏曲作品,主要是通过调动各种艺术手段熔铸、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象越鲜明、越生动、越典型,就越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因此,演员在运用表演程式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首先应考虑的便是如何去熔铸、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

悲剧的时代,产生时代的悲剧。在元杂剧《窦娥冤》中,关汉卿以蘸满血泪和激情的如椽之笔,通过窦娥这个普通童养媳无辜被杀的悲惨故事,酣畅淋漓地揭露了封建专制的野蛮与黑暗,讴歌了窦娥善良的品格和坚强的反抗精神,树起了古典悲剧史上撼人心魄、感天动地的丰碑大纛。

抚今追昔,我领悟到,一个青年演员能够在秦腔舞台上担纲饰演窦娥这样一个千斤重、万民知的角色,不能不说是件幸事。

几年来,为了塑造好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我将马克思的一段话置诸案头,反复咀嚼:“应当使受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宣扬耻辱,使耻辱更加耻辱……为了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这段座右铭,常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也使我潜意识中艺术创作的渴望和灵感得到启示和激发。我十分珍视这种震撼和启示,并努力将其渗透到我的舞台表演实践之中。

为了表现窦娥蒙冤受屈、惊恐不定的情绪,我设计了转身、哀求、磕头、遭拒等细微层次,辅之以外翻云、双车轮、双冲袖、大卷云等水袖程式和退步、雀步、蹉步、跪步扑地等台步程式,汇成一种倾诉、控诉的艺术语言。为了揭露封建恶势力的恃强凌弱、凶狠残暴,在窦娥被押赴刑场的途中,我大胆地运用了生角使用的“甩壳子”、“倒食虎”等程式动作,有力地反衬和鞭挞了贪官污吏们“狼吃小羊”式的野蛮、虚伪和凶残。为了突出强调窦娥顽强抗争、思念亲人的性格与心情,面对刽子手的踢打推搡,我借势加上了疾转体360度接“屁股坐”及一长排“转跪”,在把握人物身份和心境的基础上,作了具有较强张力的渲染。为了熔铸和维护窦娥纯洁、善良、坚强、崇高的艺术形象,当窦娥面对明晃晃的屠刀和生离死别的婆母,不堪重压、即将晕厥之际,我没有简单地让其跌倒在地,而是冲破古典戏曲中一般旦角身段程式的局限,借用了舞剧中一个昂首向天、悲怆欲绝的硬挺“亮相”。当窦娥绝望地仰视苍穹,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呐喊并发下三桩誓愿之后,我将刀起头落、窦娥扑倒在地的常用演出程式,改成了步上高台,举目远眺,随着午时三刻的亡命鼓声,躯体慢慢前倾,然后突然走了一个180度转体接“硬僵尸”。一霎时,“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碧血飞白练,大雪落人间,强烈地奏响了含冤赴死、死不瞑目、“覆盆不照太阳晖”、感天动地窦娥冤的千古绝唱,成功地使戏剧情绪由悲苦发展到悲壮,让观众在受到撕心裂肺般猛烈撞击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悲剧之壮美。

对于我在秦腔表演程式方面的探索和追求,许多专家和广大观众给予我热情的支持,兰州市、甘肃省的青年演员大奖赛还分别给我颁发了特等奖和一等奖。我知道,这里饱含着党和人民对青年演员的鼓励和希冀,我决不能忘乎所以,决不愧对上下四方的厚爱与热望。

四、只有苦练勤学,程式才能用得“精”

秦腔表演艺术是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涉及到文艺的诸多领域。经过无数艺术前辈的创作、磨炼和精雕细刻,秦腔已形成了一整套优美、动人、夸张、凝炼、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程式动作体系。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我们青年一代要想在艺术上有所作为,就要以端正的态度,全面、虚心地学习、借鉴和继承这份遗产;就要以很高的标准,刻苦地训练“四功五法”、“五音四呼”等表演艺术的基本功,用什么应当像什么,努力追求“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境界;就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及时、科学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勇敢地探求神韵独具、风骨卓然、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的秦腔表演程式,“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艺术创作好比冰山,看得见的部分只是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则是八分之七。让我们以此为警勉,在振兴秦腔的道路上不停地登攀吧!

猜你喜欢

窦娥艺术形象程式
窦娥冤
学术写作程式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谁杀死了窦娥
广汽传祺增程式电动车型首发
戏曲音乐的“程式”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