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末真假两太子

1999-06-14逸惠芬文高月冬图

民间故事选刊·上 1999年12期
关键词:太监太子南京

● 逸惠芬文 ●高月冬图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犎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着农民起义军攻入了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检不得不自缢于煤山。同年五月初三,南京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明思宗的堂兄、福王朱由崧为监国煷行皇帝职权者,叫监国,12天后,朱由崧又"升任"为弘光皇帝,这个政权,在史书上被称为"南明"。

弘光皇帝在位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这期间还接连闹出了"真假亲王案"、"真假皇子案"、"真假童妃案"、"真假太子案"等稀奇古怪的事,其中又以"真假太子案"最为扑朔迷离,也最为热闹。

由于史书上对这一案例的结论截然不同,故我只好先把它当作真太子的故事来写。

且说李自成仅于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当了一天的"皇帝",第二天就被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来的清军给撵跑了。据说吴三桂在乱军中找到了被李自成俘虏的、明思宗的太子朱慈火良,并宣称要立他为皇帝。但这16岁的太子觉察出吴总兵并非善良之辈,生怕死无葬身之地,就趁乱时逃之夭夭了。后来,他找到了流落在外的太监高起潜,并和高某辗转逃往扬州,欲来投奔皇伯朱由崧。高起潜听说朱由崧刚在南京杀了一个"假冒"明思宗二儿子的13岁的小男孩后,深知"一国难容二君"的厉害,就想杀掉身边的太子,以免连累自己。可他的侄儿高梦箕不肯,认为此人乃天下第一的"奇货",留在手头极有价值,就密携他逃往杭州。谁知这太子太不知趣,次年元宵节在长街上观灯时,竟当着众多陌生人的面大发太子的高级牢骚,以致暴露了身份。高梦箕见纸已包不住火,再瞒下去只会给自己带来杀头之祸,于是赶忙将太子藏往金华,并匆匆来南京密报此事。

弘光皇帝闻报,立即派曾伺候过太子的太监李继周前往金华接回太子。

当李继周见到太子时,太子劈口便道:"我认得你,只是叫不出你的名字来了。"又稀里糊涂地说:"他熤钢煊舍拢犎媚憷唇游业侥暇┤,肯让我做皇帝不"李继周还算谨慎,头虽是对他叩了,但只敢含含糊糊地称他为"小爷",不敢认他为太子。

当李继周领着太子来到南京的石城门外时,弘光皇帝派了两个原在北京的太监送他至兴善寺暂住。两个太监一见太子,就上前抱住他的腿放声大哭,还脱下各自身上的衣裳为他御寒。此事被弘光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骂道:"这两个狗奴才,真假太子都没辨明,怎就敢如此放肆熅退闼是个真太子,也要看我是否肯让位给他呢"竟将这两个太监秘密地给打死了,还悄悄地"赐"李继周服了毒酒。

再说南京的许多官吏们听说太子驾到了,一个个手持名帖熛嗟庇诮裉斓拿片,争先恐后地前来兴善寺叩拜。最后来的是曾在北京的督营太监卢九德。卢九德对太子的真伪一时尚辨不清,正在犹豫,却听得太子一声大喝:"卢九德,你为何见了我不叩头"又讽刺说,"才隔了些日子,你就肥胖成这个样子了,想必在南京很受用吧。"

卢九德颤栗而出,对手下道:"我不曾服侍过太子,他如何会知道我名姓和胖瘦的熚铱此有些像太子,但又不敢肯定。"又告诫营兵道,"你们一定要好好看住他。真太子自然要保护好,如果是假太子,也要防止他逃掉"过了一会儿,他来传旨道:不论什么文武官员,都不许私下谒见太子。当夜,卢九德又将太子移至专门囚禁钦犯的地方给软禁起来。

三月初三之夜,已任东阁大学士的马士英派人将太子用轿子抬入了大狱。太子此时已喝醉,醒来尚不知身已是囚,问这是哪里,还问这里的人为什么全是破衣烂裳的。当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后,请看守他的人用某军官赠给他的一串钱买了点香烛,并点香叩头,大哭着祭拜太祖朱元璋、父亲朱由检,使得连看守他的人都觉得十分凄惨。

初五,有一官吏根据他人关于"思宗驸马的侄孙王之明,相貌类似太子"之说,上朝奏本道:"那太子乃是王之明假冒的,请圣上加以治罪。"

这一本奏得十分符合弘光皇帝的心意,他先前就召见了几个心腹官员,道:"那太子若是真的,他哪会容得了朕呢熌忝堑搅嘶嵘竽侨,一定要细认一认"诸官吏自然心领神会了。

初六,诸官员来到狱中,先后用北京紫禁城的地图、诸宫殿之图考问太子,太子均一一答出。有个自称是太子讲官的官员反复提出些琐碎之题,太子给问得不耐烦了,笑着说:"你认为我是假太子,就算我是假的好了。我此次来,并不是要和皇伯争皇帝做的。"诸官员见难不倒太子,只好又用轿将他抬入京城。

那太子的讲官上朝奏道:"此人与真太子的面目全不相似,所答也非臣之所问,必假无疑"伺候过太子的太监们私下都说太子是真的,但因知道此言一出,必遭杀身之祸,故无一人敢出来辩白。那奏太子为王之明假冒者的官员又乘机奏道:"王之明年纪不大,何以能假冒太子熞欢ㄊ怯写蠹槿舜又薪趟羲。请圣上进一步追查下去"

初七,有个太监密奏说:"真太子的左腿不太正常,皇上一验就知道了。"弘光皇帝对此事很伤脑筋,于是命太监卢九德持此密奏至心腹马士英处相商对策。

马士英自然深明弘光皇帝的心思,于是上书答道:"臣以为那太子的可疑处甚多,不足为信。他如是真太子,为什么从北京逃出来后,不直接到南京来,却要到绍兴去熣馐堑谝豢梢芍处;真太子人很老实,此人能言善答,这是第二可疑之处;思宗的公主明明已逃出了北京,现还活着,那人却说公主已死,这是第三个疑点。如今北方也出了个假太子,可见真太子不是死于贼煷舜χ咐钭猿傻木队犑,就是死于清军之手了。臣请圣上将刑部的方拱乾调来南京细细审讯一下,那方拱乾当过太子的讲官,此太子如真是假冒,就请当众将他杀掉;万一他是真太子,圣上也只能将他养在深宫,不能封他为王,以免奸人从中生出坏心……"

弘光皇帝对马士英是言听计从,真调来了方拱乾,让人密令他定要审出"假太子"一案,还许诺事成后将升他的官。方拱乾心领神会,先狠狠地毒打了伴太子一同逃往浙江的高梦箕的两个家奴,逼他们承认是高梦箕炮制出了假太子事,以捞取好处的。可那两个家奴尽管受尽五毒之刑,却誓死不替主子认罪,只好咬紧牙关说:"我家主子是忠臣,真言相奏,一字无虚。我们不能畏死忘义"

方拱乾无奈,只好把高梦箕也抓了起来,以让世人认为高梦箕确有"假造太子"之罪。但高梦箕知道自己如果胡乱招供,只能死得更快,索性顽固到底。

初八,诸官员复审太子于午门,衙役们令太子跪下,太子坚持只肯蹲着。某官指着方拱乾道:"你可知他是谁"

太子一口答道:"他是方先生。"

方拱乾吓得忙退到后面,再也不敢上前,也再不敢说太子究竟是真还是假了。

另一官吏上前说:"你其实是王之明"

太子冷笑道:"我可从来没说过自己是太子,你们不承认我也罢了,又何必替我改名换姓呢熢偎,是太监李继周持了皇伯的谕巾占将我召来的,并非我自己要来的。你们难道不曾在我皇父的朝中为官么,为何一个个都像给蒙了眼睛似的。"

一番话,说得众官员面红耳赤,无话可说。最后,主审官只好喝道:"你这厮,千假万假,总是一假犖颐且膊槐厣罅--来人啊,将他关起来就是了。"

初九,都察院熛嗟庇谙衷诘淖罡呷嗣穹ㄔ海犜诖蠼中∠锾出告示,声称太子是王之明假冒的,又说他已"供认不讳"。但与此同时,南京城中也传出顺口溜来:"若辨太子诈,射人先射马;若要太子强,擒贼须擒王。"

十四日,弘光皇帝下令追查高梦箕等"挟王之明冒认东宫煿去太子又称东宫"一案。但也有个姓黄的官吏斗胆进言道:"先帝熤该魉甲冢犞子,也就是陛下之子,如果这事未查清楚就定了案,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弘光皇帝很是尴尬,一方面斥责黄某"悬揣多虑",一方面只好又令人会审。

十五日,会审官吏事先告诫太子,必须承认是王之明,可当他点"王之明"之名时,太子却不肯应声,还说:"你这小子,为什么不喊我明之王"那官吏十分恼火,只好让人给他上重刑。太子的哭声震天。有个太子旧时的伴读见状十分伤心,也陪着太子落了几滴眼泪,就让弘光皇帝给抓了起来。

某御史暗中有袒护太子之意,就以"愚民易被谣言迷惑,会以为朝廷有意残害先帝血脉"为由,婉劝弘光皇帝不要害死太子。弘光皇帝见他已道破了自己的心思,只好下令"将王之明好生护养,免招民谤",等"正告天下"后再"申法"。也幸亏某御史的这句软中带硬的话,太子才活了下来。

二十三日,弘光皇帝下旨道:"早些时日,有个姓童的妖女冒充朕的结发之妻,如今又有王之明冒充太子,朕与先帝并无嫌怨,怎会害他的后代熌忝且欢ㄒ将这两案刊布出来,诏告天下,以息群疑。"

但也仍有不怕死的官吏,如宁南侯左良玉就上疏道:"连吴三桂都有印信来,证明那太子是真的;而史可法也一肚子的数,只是不敢说罢了。那李自成虽然是逆乱之贼,可也没杀太子,还封了他为王,陛下何必一家人反不能相容熢僬庋下去,普天同怨,皇上怕就不大好办了。"弘光皇帝万万没想到左某会把话说得这么直露,只好说:"那人如果真是太子,朕一定会封他为王。但他确是假冒的。所谓吴三桂有印信来、史可法不敢直言之说,都是讹传。朕正在下令彻查呢。"

四月初一,工部一官员又上疏,称太子绝对是真的。弘光皇帝让人毁了此疏,不许流传,并称:如再有胡乱煽动者,要"立擒正法"。

初二,湖广巡抚的疏又到,质问道:"为什么从北京来的官员,无一人确认那太子是王之明假冒的熡治什么过去在安徽凤阳任职的马士英倒反而知道他是假的熚什么高梦箕的两次上疏,不下发抄传煴菹碌氖ブ荚剿档妹靼,臣们反而越疑惑了。此关天下万世之非,不可不慎。"

十三日,某御史奏道:"有关真伪太子一案,民间的谤议已经遍处沸腾了。"弘光皇帝只好下令,让人将太子的"供词"等连夜刊刻,并派专人前往各地宣布。

某江都督袁某此时也向弘光皇帝发起难来,他上疏说:"王之明一家在北京沦陷后,并没遭杀戮,他为什么会一个人流落江南煻且他是逃往浙江的,与朝廷有什么关系熓浅廷派人把他召来的,那假冒之事如何谈起"并奏称,宁南侯左良玉因弘光皇帝处理"太子案"一事而不服,已率兵叛走东下了,还请弘光皇帝赦免太子,以遏止事态恶化。弘光皇帝勉强招架道:"王之明已自己招认了,你身为大臣,不能无端过疑,太信讹言了。再说,太子如是真的,朕怎能一点慈爱之心都没有呢熛衷谟腥讼敕磁央,你拥有很大的兵权,为什么不能阻止呢"

十七日,兵部尚书史可法明知弘光皇帝不愿见自己,但仍赶来南京求见,想求他尽快处理好太子事,以安稳民心。但弘光皇帝仍不肯见他,只是让太监捎话说:"眼下敌军正在向这里逼近,爱卿请专心对敌,待他打了胜战后,朕再召见他吧。"史可法闻听此言,长叹道:"如今敌强我弱,力量何等悬殊,想打败他们,谈何容易犎绻真要我打胜战再来见皇上,只怕已没这个机会了……"

尽管弘光皇帝死也不承认太子是真,但由于惧怕群情因此过于激愤,闹出大事,加上此时清军已越来越逼近南京,弘光皇帝已无法顾及处置他了。

五月初十夜,弘光皇帝见亡城在即,竟瞒着文武百官,只带着太后、一个宠妃和几十个太监,秘密逃出了南京。

弘光皇帝已出逃的消息传出后,次日午时,有个姓赵的监生率百姓千余人,冲进狱中,放出太子,自发地拥戴他当皇帝。由于大家仓促无备,又找不到龙袍,只好找了一套唱戏者的行头,让太子穿上,就这么唱戏一般地让他登上了龙廷。

据说那太子的肚量还挺大,竟把一个残酷迫害过他的官员从百姓的乱拳下救出,还封他为宰相;他在当上"皇帝"后的第三天,又亲自入狱召见方拱乾、高梦箕,分别任命他们为"礼部侍郎"与"东阁大学士",可方某和高某对如此"高官"竟惧如水火,不但不敢从命,还一出狱就逃之夭夭。也幸亏他俩逃得快,因为第二天清军就占领了南京牼萦泄氐氖妨显,五月二十五日,被清军所俘的弘光皇帝,在清军首领豫王的安排下,终于与太子见面了,不过他是被安排坐在太子的后边的。豫王问弘光道:"崇祯皇帝是有儿子的,你不奉他的遗诏,立他的儿子为太子,怎么还自己称帝熕的儿子好不容易逃了出来,你不但不肯让位,还要杀他,又是什么居心"弘光一言不发。

太子也质问弘光道:"皇伯用手札将我召来南京,又不肯认我,还改我姓名,给我上极刑,这究竟是奸臣们干的事,还是你授意他们干的"

弘光仍然装聋作哑。

不过,这太子究竟是真的,还是王之明假冒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似乎一直还没有人去认真地考证过,就这么一直稀里糊涂地搁置着。有意思的是,清政权统治下的文人,都说太子是真的;而明代的某些遗老,则认为太子是假的,其中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是坚决反清的文人顾炎武。他曾专门著书立说,斥责"太子"一案,认为它绝对是利益熏心者们的瞎胡闹。如果顾炎武老先生的所说是真,那么,以上我所写的这些内容,就多半是子虚乌有的了。

选自《乡土》1998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太监太子南京
南京大闯关
汉字奇遇记
汉字奇遇记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太子湾的春天》摄影
明清太监也读书
北太子湖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