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算什么样的“监督”?

1999-06-14陈松雨

南风窗 1999年11期
关键词:送礼者家属院设岗

●陈松雨(郑州)

眼下有一句话很是时兴:“不受监督的权力绝对会导致腐败。”如果我们大家都认同或基本认同这句话,那么下面该问的就是:权力应该由谁来监督?以及它需要什么样的监督?

年关将近时,内地某县委、县政府为堵住送礼之风,出台了全新举措:在各局、委门前设岗,发现手持礼品而入者,即上前盘问,只要他不是该家属院的住户,便将礼品没收,并报请县委、县政府,对送礼的单位或个人严厉处罚。

设岗监督后,那些明目张胆来领导家送礼的人确实少了许多,县委、县政府领导也很高兴。倒是县上一位干部到某县属企业办事,进去正好看见县监察局长的专车对着厂职工食堂的后门,有人正往车上装着大米、香油、鸡鸭鱼肉。这位干部恍然大悟,心里暗笑那些在家属院站岗的人:人家都出来收礼了,你们还在家属院门口站个屁岗!

那些站岗人员均为县里各局、各委互派,比如审计局抽人到财政局家属院站岗,财政局抽人到计委家属院站岗,计委再抽人到审计局家属院站岗,等等。他们跟留在机关里上班的人们一样,实行8小时工作制,下班时间一到,岗去人空,送礼的人们却才纷纷露头,前来“上班”。

窃以为这种“互设岗哨”的方式,不但未能达到“监督”之目的,反而给各方面都带来了新的麻烦和不快,试举几例:

一、一些领导直接下基层收礼,既耽误了他们宝贵的工作时间(或干其他事情的时间),又浪费了国家的汽油;基层人员看到劳领导大驾亲自下来收礼,惭愧之余,唯有额外多送一些,方才能够安心。

二、送礼者大多为县里各企业、各乡镇的领导,白天不能送礼,晚上还要排队,也使他们的工作、休息和身体健康受影响。该县某山区乡,年前为县里领导共准备了38份礼品,至除夕夜为止送出37份——剩下的一份不是被领导拒收了,而是去该领导家送礼的人太多,小小山区穷乡排不上队,只好将礼品带回来,打算春节后找机会再送。

三、送礼的透明度进一步降低了。万一有人相信县委、县政府领导是“动真格的”,他也就真的不给领导送礼了,则来年的工作、前途恐怕就很可虑——即使领导本人宽宏大量,不往心里去,也难保自己得知真相后,不会提心吊胆,嘀嘀咕咕。

四、互设岗哨监督,堵截上门送礼者,将会影响各局、委领导们之间的感情——当然,如果大家达成了默契,都对此睁一眼闭一眼或两眼全闭,则反而会借机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那这一条不能算。

五、临时抽借人员,也影响了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如果某些局、委以此为借口增加人手,则又为来年机关消肿带来了新的麻烦。

10年前,我在山区某厂上班。有次从老家带去一书包干粮,夜里放在宿舍箱子上。第2天早起,发现干粮被老鼠偷吃了一些。气愤之余,我把书包挂到自行车把上,心想这么光滑的车把,你总不至于再爬上来了吧?谁知次日一早醒来,又发现了干粮被偷吃的痕迹。前思后想,左右计较之下,我再将书包高高地挂到了墙上——我不相信这屋的老鼠已学会了攀墙术或其他什么特异功能。然而我又错了:第2天早上,当我满怀信心地打开书包,发现里面的干粮已被糟践得一塌糊涂 ——估计老鼠是先爬上自行车,又从自行车架上跃进书包里的。我不得不沮丧地承认:自己费尽心机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逐步训练和提高鼠辈的偷窃本领。

当然,“设岗监督”的县领导是不会像我这般沮丧的——考虑到确实会有不长眼的送礼者“撞上枪口”,再考虑到政府工作的惯例,我们基本可以推定该县县委、县政府还会把“设岗监督、堵查送礼之风大见成效”一事写进年终总结,并令所辖宣传部门予以报道、播扬。其中“擒获送礼者人数”可适当夸张,“吓退送礼者人数”亦可加以充分想象。

所以,我想不论是该县委、县政府,还是众多被“监督”的干部们,大家所喜欢的恐怕还是这样的“监督”,而不是什么舆论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一大堆大家都不习惯,也不舒服的“监督”。□

猜你喜欢

送礼者家属院设岗
感谢我的邻居亲人们
平邑县人大办公室慰问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班级卫生岗位编排的实践创新与反思
如何打造给力班干部
猖狂的小偷
喜欢什么礼物
喜欢什么礼物
基于组织绩效和岗位绩效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式研究——高校设岗聘任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
送礼
指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