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摄影纪事

1999-06-06王大莉整理

大众摄影 1999年12期
关键词:摄影家彩色摄影

王大莉整理

摄影自1839年诞生以来,虽然只有160年的历史,但她为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建构了一种新的样式——现代图像。摄影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如何评价都不过分。

二十世纪的百年,是摄影发展的重要里程,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她一步步地成熟、完善起来。当此世纪转换之际,本刊特地从《摄影史记》、《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史》等书刊资料中,辑录了发生在二十世纪的摄影大事,以飨读者。

中国摄影100年

●1902年 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中使用照片,是中文刊物刊登新闻照片之始。

●1903年 天津“工艺学堂”最早传授照相技术。

●1906年 北京《京话日报》刊登南昌教案中江召棠遗体颈部照片,揭露法国传教士恶行,为中国报纸运用新闻照片之始。

●1907年 广东周耀先《实用映相学》出版,介绍手提轻便照相机的知识,传播纪实摄影的意义与价值。

●1912年 上海创办《真相画报》旬刊,每期刊用时事照片最多达37幅,是中国大型画报之先驱。

●1915-1916年 中国成立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精武体育会摄学部”。

●1922年 中国第一个照相馆从业者的组织广州摄影工会成立,出版《摄影杂志》四期。

●1923年 北京大学成立“艺术写真研究会”,后改名“光社”。这是中国第一个业余摄影家组织。“光社”1924-1927年举办了四次摄影作品展览,并出版中国最早的摄影年鉴—《光社年鉴》两册。

●1924年 陈万里的《大风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个人摄影集。

●1927年 《半农谈影》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摄影美学的论著。

●1928年 北京光社陈万里、黄振玉与上海胡伯翔、郎静山、黄伯惠等组织“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

●1928年 郎静山参加组织“中华摄影学社”,后担任台湾摄影学会主席。他探索集锦摄影方法,1971年被法国誉为世界十大摄影名家之一。

●1928年 王大佛、林志鹏主编的上海第一家专刊美术摄影作品的月刊《天鹏》创刊。

1920-1939年 中国出版的画报约有350种,其中专业性的230种,综合性的120种,大型画报除《良友》外,还有《北洋画报》、《时代画报》、《大众》、《美术生活》等。

●1930年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摄影组织——上海黑白影社成立。

●1932年 钱景华在上海开设“景华工厂”,制造和出售他发明的“环象摄影机”(即全景相机)。

●1934-1936年 中国摄影美学思想大发展。《美术摄影浅说》、《像与不像》、《美术摄影之指针》等摄影书籍相继出版。这是摄影“典型瞬间”理论的最早的表述。

●1936年 上海创刊《飞鹰》摄影杂志。

●1937年 沙飞(原名司徒传)参加八路军。1939年2月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建立新闻摄影科,沙飞任科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摄影事业从此开始。

●1938年 苏静在八路军115师举办敌后第一个摄影训练队。

●1942年 晋察冀画报社成立,《晋察冀画报》创刊。开创了中国新闻摄影画报纪元。

●1945年 解放战争中印数最多的新闻摄影画报《东北画报》创刊。

●1952年 新华社新闻摄影部成立。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

●1956年 中国摄影学会成立,《中国摄影》(1957年)、《大众摄影》(1958年)创刊。

●1957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至今年已举办了19届。

●1960年 中国摄影学会成立理论研究部,之后,中国摄影家协会召开了五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

●1976年 一批青年摄影爱好者在“四·五”运动中拍摄了许多纪录现场的照片,在纪念“四五”运动三周年于北京举办的《四五运动摄影纪实展览》中展示,成为中国摄影宝库中的珍品。

●1979年 中国摄影学会改名中国摄影家协会。1960年停刊的《大众摄影》复刊。新创办《国际摄影》。新华社创办《摄影世界》杂志。

●1979年 四月影会成立,第一届《自然·社会·人》影展于北京开幕。

●1981年 中国新闻界第一次进行年度新闻照片评奖。

●1983年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

●1986年 山东举办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

●1987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创办《中国摄影报》。

●20世纪80年代 中国相机产量1980年为37.3万架,占当时世界相机总产量3922万架的近1%;1989年为近300万架,占当时世界相机总产量近5%。当年中国已有照相机生产厂家75家,彩扩设备及照相器材生产厂家70多家。1987年以“乐凯”为代表的全国彩色胶卷产量已逾一千万卷。与彩色胶卷相应的彩色套药及彩色冲扩设备发展迅速,全国已有20余家生产厂家。进入80年代以来,全国性的摄影报刊已有13家。

●1988年 罗小韵、吴钢、王苗个展在台北市举行,这是40年来大陆摄影家首批在台湾举办影展。

●1988年 杨绍明作品《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组照)获第31届荷兰新闻摄影比赛新闻人物系列照片三等奖。

●1988年 《世界新闻摄影展览》来华展出,北京举办国际新闻摄影周。

●1988年 《艰巨历程》影展首次设立新闻系列照片大奖。

●1988年 法国阿尔勒首次举办以中国摄影为主题的艺术节。

●1989年 首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北京举行。中国摄影家协会首次颁发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优秀组织者奖。至今艺术节已举办四次。

●1989年 中国摄影家陈长芬被美国《时代》杂志列入世界十大摄影名人。

●1989年 《摄影的贡献——纪念摄影术公布150年回顾展》在北京举行。

●1990年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首次增设特别新闻奖、风格探索奖和特别荣誉奖。

●1990年 我国开发研制的新型民用胶卷——乐凯BR100彩色胶卷投入批量生产。

●1991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决定,各省、市、自治区的摄影协会均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团体会员。

●1992年 首届古旧相机拍卖会在北京举行。

●1992年 苏州虎丘照相机厂生产的HQ-220P彩色负片冲洗机,在美国举办的第8届匹兹堡发明、新产品国际展览会上被评为金奖产品。

●1992年由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摄影家第一次联合组成的中国摄影家代表团访问美国。

●1992年《解海龙“希望工程”摄影纪实展》在北京展出。

●1992年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研制的第三代彩色胶卷乐凯GBR100诞生。

●1994年 专门研讨纪实摄影的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在贵州举行。

●1994年 如何让摄影作品(图片)走向市场,成为94年中国摄影界的热门话题。

●1995年 中国新闻社照片进入国际信息高速公路(英特尔网络高速公路),可向全球14万电脑用户提供图片……。

●1996年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正式成立。

●1996年 李楠获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

●1996年 摄影与电脑、网络的联系日益密切。《大众摄影》在国际互联网络上发布电子版。

●1996年 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研制成功适应高温快显无水洗工艺的5A-1彩色相纸;中国科学院感光所研制成功适应氯化银相纸的高温快速无水洗产品CK-1冲洗套药。

●1997年 第24届国际艺术摄影联合会在深圳举行。中国成为FIAP成立47年以来第一个举办代表大会的亚洲国家。

●1997年 云南省摄影爱好者殷晓俊用百万元从法国买回100年前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苏雅拍摄的650余幅云南社会概貌的纪实性照片。

●1998年 国产第一部数码相机11月由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正式推向市场。此款海鸥DC-33数码相机的最高像素为:640×480,24位彩色。

●1999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南天子山创作基地建成。

●1999年 夏道陵应邀出任第43届WPP评委会成员,为我国摄影界评委第一人。

●1999年 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影展庆祝建国50周年,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祖国颂》。

世界摄影100年

●1900年 国际镜头制造商巴黎会议商定镜头光圈级数统一。

●1901年 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年 美国耶鲁大学开始有了新闻摄影课。

●1902年 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组织“摄影分离派”,使美国摄影界摒弃了19世纪以来模仿欧洲学院式艺术的传统。20世纪初,艺术摄影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1904年 英国《每日镜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照片报道新闻的报纸。1904年9月30日 日本《旭日新闻》刊登照片,为日本报刊刊登照片之始。

●1906年 德国化学家制出第一批对所有颜色都能感光的黑白“全色”片(胶片与干版)。

●1909年 海因发表两套童工照片直接影响了美国关于童工的立法。以推动社会变革为己任的写实派摄影家把镜头对准人和社会,海因是其代表人物。

●1912年 伊斯曼柯达公司发售袖珍柯达相机。

●1914年 美国开始在护照上贴用像片。

●1916年 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具有测距器的相机。

●1917年 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发出航空照相机及航空摄影所用软片,广泛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 美国摄影家科伯恩拍出第一批抽象照片,名为“旋涡照片”。1919年世界摄影出现新的流派——抽象主义摄影。

●1919年8月27日 列宁签署命令,把俄国摄影、电影工商业收归国有,之后,苏联把这一天当作苏联摄影的诞生日。

●20世纪20年代 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运用剪辑照片作政治宣传。

●1921年 匈牙利摄影家莫霍伊——纳吉,尝试不用照相机的抽象摄影,后发表《绘画·摄影·电影》、《新的视觉》等文。他的理论与实验对20世纪中叶西方摄影、美术及应用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1921年 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把多种平面的、立体的不透明物,放在感光纸上曝光和显影,制作出“光影图像”。1929年他发明“中途曝光”技术。

●1921年 伊斯曼柯达公司制出第一批放大机。

●1922年 小机身、大口径(f2-f1.8)镜头的Er-manox相机在德国出世。在徕卡相机出世前许多摄影记者使用它。

●1924年 德国巴纳克设计的徕卡A型相机,由德国徕兹公司生产,次年上市。这是摄影上的一次革命。

●1926年 德国徕兹公司专为放映35mm幻灯片而设计的放映机问世。

●1926年 伊斯曼柯达公司全色感光片问世。

●1927年现实主义摄影先驱匈牙利摄影家M·慕卡西拍摄的《非洲男孩》影响重大。他拍摄的模特儿照片,被奉为现代时装摄影的“前导、先驱”。

●1928年 德国摄影家、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萨乐蒙用小型相机偷拍一个轰动一时的谋杀案宣判场面而成名。

●1929年 德国弗兰克与海德克公司制出禄徕福徕相机。

●1929年 美国摄影家韦斯顿“强烈的现实主义”摄影作品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的“胶片与摄影”国际影展中引起轰动。

●1930年 苏联生产第一批相机“第一号摄影通讯员”。1934年,又生产135“费特”型照相机。1935年初,苏联拥有50万台相机。

●1930-1937年 底片感光度从13定提高到21定。

●1931年 第八届国际摄影会议,决定以DIN(德国工业标准规格)为感光材料感光度术语。

●1931年 美国埃杰顿发明电子闪光灯,他把闪光灯与照相机连动,将许多肉眼无法觉察的动作拍摄下来。

●1931年 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开始了在世界各地的抓拍摄影。世界摄影中采用“抓拍”的方法,真实、自然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堪的派”应运而生。

●1932年 德国蔡司·伊康公司制成康泰斯相机,装有叠影取景器,把取景与对焦结合起来;镜头口径扩大,并附可换的长、短镜头。

●1932年 爱克发彩色胶片问世。

●1932年 美国摄影家组织“f64摄影小组”成立。它后来使美国成为世界现实主义摄影的中心。

●1932年 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参加“f64小组”的发起。1940年,他在旧金山加利福尼亚美术学院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摄影系,把摄影作为一门专业教授。同年,他在纽约市现代艺术馆筹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摄影作品收藏馆。他发明了“分区曝光法”。

●1933年 日本人御手洗毅筹建了佳能公司的前身——“相机光学研究所”。1935年 日本佳能公司开始生产佳能牌35毫米焦点平面快门相机。

●1934年 伊斯曼公司制造出彩色软片。

●1935年 美国女摄影家兰格受雇于美国政府“农业安全管理局”。她拍摄的数以千计发表于报刊的大萧条时期受害者的照片,对后来的纪实摄影及新闻摄影发生重要影响。

●1935年 人像摄影家优素福·卡什被任命为加拿大政府官方人像摄影师。

●1935年 可用于任何相机的一次曝光彩色胶片出现。最先上市的是柯达幻灯片。

●1935年1月1日 美联社开始照片传真,美国从此进入照片传真时代。

●1935年 哥杜斯基与曼纳斯成功试制出柯达克罗姆彩色反转片。两年后,爱克发彩卷开始生产。

●1936年 美国“摄影同盟会”建立,提倡纪实摄影。

●1937年 第一张用柯达彩色正片拍摄的现场新闻照片《德国飞船兴登堡号坠毁》,刊登于5月23日纽约《星期日镜报》上。

●1941年 柯达彩色负片问世。

●1941年 彩色胶卷开始上市,但感光度,仅达ISO32。到60年代,彩色胶卷的高感光度有了突破。

●1942年 代表美国新闻工作最高成就的美国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始创)增加最佳新闻摄影奖。

●1947年 美国物理学家兰德发明一次成像摄影术及一种能在60秒钟拍出一张完成冲印的照片的照相机——“波拉罗伊德”。这一发明被认为是摄影术的“一次空前革命”。1963年,他又制出一次成像彩色片。

●1948年 日本富士彩色负片问世。尼康相机研制成功。

●1953年 英国依尔福公司开始发售依尔福HP-3(ISO27,ASA400°)胶卷。

●1956年 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组织的一年一度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

●1957年 威廉·C·米勒拍摄的天鹅座星云,开辟了通向太空的彩色摄影之路。

●1959年 美国福朗·拜克制造的第一个供135相机使用的36-82mm变焦镜头问世。

●1960年 日本旭光学工业公司发明通过镜头的内测光技术,使35毫米相机开始了自动化发展阶段。

●1963年 美国波拉罗伊德公司研究组制造出第一批即显彩色材料,曝光一分钟后,即可以从相机中拉出一张彩色照片。

●1965年 瑞典摄影家伦纳特·尼尔森开始用摄影纪录人类生命最早期的各个阶段。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登月成功。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用特制的哈苏500EL型相机拍摄了其同伴在月球上活动的照片(见上图)。

●1972年 柯达公司推出小得像一包香烟似的新型照相机。袖珍摄影的时代来到了。

●1976年 佳能AE-1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内置中央处理器(CPU)的相机。

●1977年 美能达XD7型35毫米自动曝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具有三种曝光方式的单反相机(可实现光圈优先和快门速度优先两种方式自动曝光,也可手控曝光)。

●1978年,《日本经济新闻》、巴黎《国际先驱论坛报》、美国《纽约时报》等,相继使用电子计算机编稿、排字及激光照相和整版报纸传真,提高报纸出版质量和速度。1986年10月,我国新华社安装两套EPD型电脑图片处理系统。

●1978年 美国建成全球性国际卫星通讯网,包括中国在内的88个国家的170个地面站利用它。

●1978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用500千伏电子显微镜,第一次拍摄成功氯化铜一酞花青染料的分子结构。

●70年代以来 科学家不断探索摄影对于科研的作用,把照相机与望远镜、显微镜、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等巧妙结合起来,摄影成了科学的特别敏锐的第三双眼睛。“高速摄影”、“电脑摄影”相继出现。

●1978年 世界上第一架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照相机——日本柯尼卡C35AF自动对焦相机上市。彩色片的还原性、宽容度、颗粒度、保存性、闪光质量都有较大改造。感光度提高到ISO1600、3200。

●1986年 日本佳能、尼康、美能达、柯尼卡等电子磁盘相机出现。

●1987年 拍完24张彩照即可随意丢弃的相机在日本问世。

●1989年 为纪念摄影术发明150周年,联合国总部特发行邮票及首日封。

●1996年 世界五大公司(柯达、尼康、佳能、富士、美能达)APS小型相机研制成功。

●1997年 日本富士120相机首次实现自动调焦。

●1998年 日本东京旭光学公司推出世界第一部AF120单反相机—宾得645N。

●1998年 日本富士公司首次在彩色负片上使用四感光层技术,这是感光材料上的又一次突破。

●1998年 佳能EOS3首创45点眼控对焦系统,为自动对焦技术树立了新的标准。

猜你喜欢

摄影家彩色摄影
彩色的梦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有那样一抹彩色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