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安夜

1996-12-31山姆·戴维斯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6年12期
关键词:瑞斯毯子弹琴

(原著)山姆·戴维斯 老 八

1858年年末,在离内华达州普瑞斯镇十英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采矿点,那里大约有一百多名矿工。一天结束的时候,这些人可不像那些诚实的新英格兰农民似的回家休息他们疲惫的身体,而是靠唱歌、跳舞、赌博甚至互相开枪来取乐。

一天晚上,一个消息在矿区上传播开来,说是有三个人在不远处的另一个矿点被人干掉了,尸体将很快被运过来。不一会儿,一辆老式马车被两匹精疲力尽没精打采的马拖着艰难地爬上山坡,车上拉着一个巨大的箱子。人们就蜂拥而上,把它围得严严实实的。

一个矿工立刻走上去,对赶马车的人说:“我不知道在这玩意儿里躺着的是谁,不过要是碰巧有一个是我的朋友的话,我立刻就让你们和他们躺到一块儿去。”

“我们很快就会看见,”赶马车的人冷静地说,“我们打开它,如果你真认识他们的话,我乐意在此恭候。”

两个人对视了一会儿,看热闹的人凑得更近了,他们巴不得出点儿乱子。

“好吧,打开它,我决不收回我的话。”

听了这话,马车夫开始动手撬开箱盖。盖子打开了个小缝,露出几个陈旧的包裹,包上一条近似玫瑰红色的条纹显露出来。

一群人焦急地等待着。

箱盖一点点被撬起来,那个准备维护他朋友尊严的家伙略略抬起枪口。终于,箱子盖被完全打开了,马车夫向急等着看热闹的人们揭开谜底:

“小伙子们,”他说,“看吧,这是一架钢琴。”

人们哈哈大笑,那个急于维护死者名声的人说他需要去灌点威士忌。

即使那个箱子里躺了一打的死人,它所能引起的轰动也赶不上那架钢琴的一半。第二天早晨,大家知道了那架钢琴是汤姆·考斯金矿区一家赌场的老板买来的,为把这架钢琴运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几乎花了一星期的时间。钢琴的主人是该地最骄傲也是最个别的一个人。最后,在许多来帮忙的人的协助下,钢琴勉勉强强被安置到一个看上去不怎么合适的地方。它终于要被用来演奏了。

哎呀!整个矿区居然找不到一个会弹琴的人。考斯金开始觉得自己枉费了一大笔钱却没有换来预期的效果。

一天,有个红头发的赌徒向同伴吹嘘,说只要让他敲打上一两个钟头,他就可以摆弄那架钢琴了。这话立刻在矿区传开了、但人们普遍对此表示怀疑,因为那家伙也同时承认他对音乐一窍不通。

矿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宁愿拿出十盎司的黄金,只要他们能单独摆弄哪怕半小时钢琴,但没人敢这么做,他们生怕弹不出曲子来招惹大家的嘲笑。

几个月过去了,转眼到了平安夜。考斯金对他的顾客们宣布,他要把他的赌场装饰得像棵圣诞树,他还要用长青藤来装点他的钢琴,但是,他需要一个能在那上面弹出点东西来的人。

他找来一张纸,写了份告示:

我们需要一个钢琴师

报酬:20元

他把告示贴到钢琴旁边,虽然赌客们一眼就能看到它,但直到午夜也没有一个“音乐家”能有足够的勇气克服他的羞怯来一试身手。

狂欢还是一直持续下去,人们又喊又叫又笑又唱,还不时地跳上一阵舞,试图忘却外面漫天的暴风雪。突然,人们注意到蜷缩在火炉旁边的一个白发老头的存在。他的衣服难为他还一直穿着——已经被雪湿透,他的表情,一半像饿死鬼,一半像冻死鬼,他的瘦瘦的、颤抖地伸向炉火的手像是在摸索着寻找什么东西。

这个可怜的老人和喧闹的狂欢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人群中投下一道阴影,以致于那些胡闹的人们竟难得地停了下来。

考斯金端了一杯掺有鸡蛋和热奶的威士忌,极力让自己的声音欢快地对陌生人说:“来吧,朋友,别为什么事操心了,把这杯酒喝了吧。”

那人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考斯金说:“在山里遇到这种暴风雪可真够呛的,真够呛。”

“的确够呛。”那人说。

“你出来多久了?”

“四天了。”

考斯金把陌生人领到餐桌边,他像只饿疯了的野兽似的吞咽起来。吃完东西,他看上去有了点儿活气。

“你经常这样装饰你的房子吗?”他终于开口问考斯金。

“今天是圣诞前夜呀!”考斯金回答。

陌生人一脸惊讶:“今天是十二月二十四号了吗?我在英格兰的时候,每年都过圣诞节的。不过自从我到这山里来了以后,我都快忘了圣诞节是什么样的了。”

接着,他的眼睛落到那架钢琴上,问道:“弹琴的人呢?”

“我们这没人会弹琴。”考斯金挺不好意思地承认。

“我年轻的时候倒会弹那么两下子呢。”

考斯金激动得差点儿晕过去。

“试试吧,朋友,给我们弹个曲子。”考斯金的心跳加快了,他生怕这个人会拒绝。

“我尽力而为。”老人说。

他坐到钢琴前。有那么几秒钟,屋里安静得活像一座教堂。

老人把白发向后一拂,抬头看着天花板,半闭起眼睛,将他的手放到琴键上,他弹了一个音,那乐声竟充满了整间房子。他越弹越有信心,低下头像个真正的钢琴家似的弹起来。钢琴有好几个音不大准,但他的观众们毫不介意。

“听他弹。快听他弹的!”

老人弹起人们在家时常常能听到的一些熟悉的旋律,那些忧郁伤感的调子勾起了人们对儿时的梦幻般的记忆。那双陌生的敲在琴键上的双手,把人们心底的思乡泪也敲出来了。他一支接一支地弹下去,最后,他弹起那支温柔甜美的曲子——《可爱的家》。

演奏结束了,人们一片静默,没人再叫嚷。所有的人都只想回到自己的小木屋去给家里的亲人写封信。凌晨,最后一个人离去之后,老人垂下头,好像要睡着了。

考斯金说:“我说,朋友,你是不是想睡会儿了?”

“我不怎么累,”老人说,“不过如果你允许的话,我倒真想在这儿歇上两天。”

他走到柜台后面,那里扔着张破旧的毯子,老人在那上面躺下来。

“我觉得很虚弱,我想我支撑不了多久啦。我有个兄弟住在那边的山谷里,他叫瑞斯科。他肯定想知道现在我在哪儿,能劳驾你跑一趟把他找来吗?我想在死前见他一面。”

考斯金注意到老人提到的那个名字,他和瑞斯科挺熟。

“你是他兄弟?我保证半小时后就能把他找来。”

考斯金一头冲进外面的暴风雪,老人呻吟着把手放到一边,考斯金听他说了句:“请快点儿。”他向山下瑞斯科的房子冲去。

两人回来时天已大亮了,瑞斯科的脸异常的苍白。

“上帝呀,我真希望他还活着!二十年前,我们在英格兰的时候我曾经错怪过他。”

他们看见老人瑟缩在毯子底下,用毯子蒙着头,两人愣了一下,真怕他已经死了。考斯金走过去,拉住毯子的一角把它掀起来。他们惊呆了——毯子下面空无一人。

“他走了!”瑞斯科吼道。

“他走了?”考斯金跟着叫起来,他拉开放现金的抽屉,空的!他呻吟起来:“我的一万块钱呀……”

第二天,矿工们离开矿点,追踪一匹马的蹄印,到普欧斯镇附近,他们失去了线索——矿区有个人失踪了,就是那个满头红发,自称会弹琴的家伙。不久以后的一天,有人捡到一个白色的假发套,人们记起那个“陌生人”在凝视天花板寻找灵感时曾把白发向后一拂——那是在1858年的12月24日,那个平安夜的晚上。

(高志远摘自《女子文学》1996年7期)

猜你喜欢

瑞斯毯子弹琴
厚重的毯子能缓解失眠
Fire
弹琴换牛
弹琴蛙
小蟋蟀
小水滴
小米找毯子
小小读书人/ 《阿文的小毯子》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