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鞋匠走红东京霞关

1996-12-31胡连荣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6年7期
关键词:鞋油擦鞋鞋匠

胡连荣

在东京众多的大饭店中,“凯比特东急”远不如“新大谷”、“王子”那般豪华,但毗邻霞关街这一政府机关云集的黄金地段使它身价百倍。尤其是20年前首次访日的英国“甲壳虫”乐队在此落脚后,演艺界明星更是纷纷看好这里,一到东京非“凯比特”不住。其实吸引影星歌星们的未必是什么官厅街,相反倒是一个难称大雅的擦鞋匠。

达官显贵独青睐

这个擦鞋匠就是50岁的源太郎。他的鞋摊能保留到今天,而且在东京重要地段,说起来还是因为他在政要、名流中拥有一批老主顾,其中前首相佐藤荣作、竹下登、宫泽喜一;财界大亨三井物产的社长水上达三、日商岩井的社长速水优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1993年源太郎的擦鞋摊迁入凯比特东急饭店的地下商业街,此举使他名扬海外。来此下榻的世界明星奥黛丽·赫本、索菲亚·罗兰等得知这位擦鞋匠手艺非同一般,便想方设法要亲眼看看一双双皮鞋如何经他之手变得这般漂亮。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西班牙歌手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等每逢源太郎来房间送鞋,都会兴奋得像孩子一样。

日本摔跤国手马场是源太郎20多年的老主顾,提起他总是赞不绝口:“那是个为人忠厚的手艺人,不仅技艺高超,而且那种耐心细致的态度也是少见的。他对皮鞋十分内行,擦鞋之外还经常帮你换底、修缝,我的皮鞋全部由他承包。”

确如马场所言,源太郎对皮鞋格外精通,凭着职业敏感,他与人擦肩而过便知对方穿的是什么鞋;从鞋的磨损部位、程度,就可准确说出主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他的摊上常备的鞋油有几十种,日本产的自不必说,像美国的“林肯”、英国皇家专用的“梅尔特尼安”、法国的“蓝宝石”等也都一一齐备。擦鞋时各种色泽、成分的鞋油分别按皮鞋品牌、皮革种类选用,一些市场上买不到的颜色,他还可以用几种颜色的鞋油自己调制。

源太郎光顾最多的是皮鞋柜台,有新品牌皮鞋上市,再贵他也要买上一双,穿在脚上直接去感受皮革的质地、耐久性。在他收藏的170双皮鞋中,有法国时装展上的“简·贝尔萨奇”、20万日元一双的美国货“威尼斯苏珊”和从伦敦买来的超豪华品牌、45万日元一双的“麦克斯韦”。按擦一双鞋收费100日元这一收入水平,这些皮鞋对他来说都是奢侈品,可他认为这是一种职业的投入:“到我这里来的客人穿的鞋一般价格都在十几万日元左右,为了对各种品牌有足够了解,体验穿在脚上的感觉,在买鞋上我从不吝啬。”

源太郎的工作间只有6平方米,陈设简单:客人坐的折叠椅、自己用的更衣柜、以及一些擦鞋工具,如鞋油、光蜡、抛光布等。客人只要找他擦过一次鞋,此后注定成为老主顾,而且情愿付出更高的费用。有些人则把刚买的新鞋也先送到他这里,言称:不从源太郎手上过一遍穿着不舒服。

老主顾不仅来自东京、京都、北海道,乃至香港都大有人在。周围堆满的速寄纸箱清楚表明他的知名度,谁都不会怀疑源太郎是当今日本少有的也是最受推崇的擦鞋匠。

斗室出辉煌

源太郎1945年3月出生在茨城的一个防空洞里,为此,他常风趣地对顾客说:生来命中注定我的归宿就是这种狭窄的地方。那年父母经营的一家和服店在东京大空袭时被毁,全家逃到茨城的一个亲戚家,源太郎就出生于这次逃难中。战争结束后全家回到东京恢复了和服店的主意。源太郎上学时是出名的巧手,喜欢美术、雕塑。受家庭条件限制初中毕业后只得考入专科学校学热工仪表,后来分配到静冈的一家化工厂做运转工。

以后家中和服店生意扩大需要人手,他又回到东京。可就在这时,父亲生意的一个合伙人盗款外逃,和服店倒闭了。他只得重返静冈,可已覆水难收,不得已靠打零工糊口。后经朋友介绍在赤圾一家住有美军的饭店找到一份做搬运、打扫房间的杂活。一天,一个美国军官让他擦皮鞋,他很新奇地接了过来,经那个军官手把手地指点,他很快学会了打油、用刷子、抛光。从此以后只要听说哪里有手艺好的擦鞋匠他就会赶去讨教,3年时间里他访遍了当地几乎所有的擦鞋摊。

1975年,已小有名气的源太郎被希尔顿饭店(凯比特的前身)选中,成了那里的“定点”擦鞋匠。饭店老板是希尔顿国际集团公司亚太地区的总裁理查德·亨特。他可谓独具慧眼,在备受挑剔的服务项目中,源太郎的擦鞋摊从来没有被抱怨过,亨特称其为惊人的纪录:“我们这4星级的饭店出了个5星级的擦鞋匠”。

客人们接过一双双焕然一新的皮鞋,惊叹之余常觉得不可思议,有些人甚至特意跑到地下室看他擦鞋的奥妙所在。一般擦鞋匠擦一双鞋需五六分钟,而到了源太郎这里至少要10分钟。他有一套独特的方法,有句老话说:“掌鞋不用锥子——真(针)行”,到了源太郎这里可要改为:“擦鞋不用刷子——布(不)行”。他首先用湿布把鞋擦干净,再用手巾纸涂上鞋油,然后稍稍淋上些水将鞋油展匀,涂上一层上光蜡,接下来才开始擦鞋,与众不同的是,他在右手食指、中指上缠绕木棉布以代替鞋刷,在刚好触及皮面的程度上轻轻擦拭。

源太郎使用鞋油不仅仅是追求光亮,更多的是为了充分滋润皮革,让光泽更持久。难怪客人们情愿多付钱。

光明伴随人生路

日本演艺界颇有影响的音乐制片人金子洋明也是源太郎众多老主顾之一。去年秋天,他的一部新作在凯比特东急饭店举行首发仪式,印发的入场券同时也是一张源太郎的擦鞋优待券,源太郎的名字赫然印在上面。

金子回忆说,初遇源太郎在16年前,当时他应邀出席“凯比特”的一个晚会,提前赶到饭店,闲得无聊便去擦皮鞋消磨时间。他舒舒服服地坐在源太郎面前,一边读着报纸一边让他擦鞋。10分钟后觉得差不多了,放下报纸准备站起身来,但只见源太郎正全神贯注地擦着另一只。晚会就要开始,他有些不耐烦了:“还要多长时间啊?”声音有些刺耳,这时鞋刚好擦完,金子一看,不由地大吃一惊:那鞋亮得可照见自己的脸。

此后,金子每当新作灌碟,春风得意之时,便要来找源太郎为自己足下生辉。在与他结识后的16年时间里,金子不曾丢弃过一双鞋,那些经源太郎擦过的鞋已积攒了50多双。

溜肩膀、圆脸盘的源太郎看上去朴实憨厚,可与他聊起来,那满嘴戏谑的话语又常让人忍俊不禁。他常说:“斗室虽小,可皮鞋拓开了一个追求不尽的世界,它给我引来很多朋友,又把带走的光明洒向他们各自的人生之路。”

(王宇翔摘自《环球》199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鞋油擦鞋鞋匠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Shoes Come From Chocolate巧克力皮鞋
鼓励
哲学家与鞋匠
四颗补鞋钉
“高端大气”擦鞋摊(大家拍世界)
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
越擦越亮的皮鞋
高脚凳
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