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海洋

1996-08-28

中国青年 1996年9期
关键词:世纪海洋民族

当我们眺望新世纪曙光的时候,中华民族的视野里充满着海洋。

两千年了,我们的民族一次又一次地逼近海洋,又一次次地绝尘而去,把“乘桴浮于海”的命运留给了中原征战中的失落者和失意者。两千年了,我们民族的英雄志士们在那些黄色、黑色、红色的大地上纵横驰骋,无论封疆还是裂土,无论版图的西界北界达到哪里,英雄们的脚步都在大海边踟蹰了。难道我们的文明注定了就是“内陆的农业文明”?难道一个有着灿烂历史的民族生命力的极限除了凸起在山峦中的长城,注定了要在海边的礁石和沙滩上弥散?

让我们望一望历史吧——

近五百年的世界强国,无论20世纪的美国,19世纪的英国,乃至此前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哪一个不是通过发现海洋,进而控制海洋,控制资源,从而获得了称雄世界的地位。1405年,就在葡萄牙人建立人类第一个航海学校前10年,郑和及其庞大舰队的航迹已经把中国人的身影带到印度洋。然而,就在地理大发现奠定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世界贸易基础的时候,郑和的战船却在封疆禁海的诏告中搁置腐烂。再过400年当英国人从虎门、厦门、定海、镇海一路杀来,以至列强从天津登陆直入京城的时候,国人终于无奈地发现:“蛮夷”是从海上来的!

让我们望一望现实吧——

20世纪下半叶,国际争夺并未因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而宁静平和。加速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以及进一步称雄全球的需要,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在海洋上迎头相撞,争夺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的斗争日趋尖锐。中国是一个有着12亿人口而相对资源紧缺的国家,也是一个有着18000公里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在未来工业化的道路上,民族发展所必需的石油资源的30%、铁矿沙资源的50%和国际贸易的80%需要依靠海上通道;民族生存所必需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也越来越多地依靠海洋!

时空中一个巨大的轮回:生命从海洋中开始进化,而人类进步的未来又注定了走向海洋。中国因背向大海而在近代积贫积弱,却在开放沿海城市,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的过程中迅速走向中兴。

根据今年5月全国人大批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有同陆地一样享有充分自主权的领海海域38万多平方公里,有可以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这片为中国人明确拥有的相当我国陆地国土面积1/3的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纪赖以生存发展的巨大财富,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巨大的蓝色舞台。保卫和开发祖国的这片蓝色国土需要青年;认识和利用海洋资源,使人类的实践从陆上平台进入海上平台,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面临的重大科学机遇;能否有效地利用海洋,决定着我们的国力、军力能否强盛,我们的民族能否应付21世纪的挑战。

人类现代化的历程和中国的教训已经使我们懂得:海洋并不是国力和能力的边界,也不是把这种能力送上另一片大陆的媒介。在这场已经开始的征服海洋、利用海洋的世纪性选择中,中国人不能无所作为,中国的青年不能无所作为。让我们用一代人的宽广而又汹涌澎湃的声音告诉世人:大海啊,我们来了!

猜你喜欢

世纪海洋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世纪赞歌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多元民族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