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真的伪艺术

1994-07-15

读书 1994年12期
关键词:叔本华爱乐通俗

先 刚

托近来音乐文化蓬勃复兴的宏福,连《读书》这样的素以高雅著称的杂志也在今年第七、八两期上连连刊出李皖的两篇讨论流行通俗音乐的文章。尤其是第二篇,作者对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两难”,是很发了一通感慨的。不过,唯一使我诧异的倒是,李君居然当真了,也就是,居然把流行通俗音乐当成艺术了!

“音乐”这个林子太大,什么鸟儿都有。虽有莱布尼茨盛赞其为“人们在形而上学中不自觉的练习”,叔本华更宣称音乐为一切艺术形式中最高之巅峰,但对于绚丽雅致却忽视深刻的罗可可音乐,尚且是要把它逐出艺术的行列的。叔本华甚至反对歌曲,因为歌词实际上干扰了欣赏者对理念的完整认识。看来即便是在音乐这个圈子中,要想进入艺术之宫也是很难的。而三个多月以前《爱乐》主编朱伟先生到北大来主讲“爱乐精神”,也感叹如今音乐文化十分混乱,连发烧友、通俗音乐等也要自我标榜为艺术。其实,以纯粹审美精神的存在与否作为标准,马上就可以把发烧、通俗之类冒牌逐出艺术之宫。更何况,艺术和宗教、哲学作为人类三项最伟大的精神事业,它们本身就是与商业的铜臭绝缘的。凡是与商业纠缠在一起的“艺术”,必定是伪艺术!

流行通俗音乐有两个本质特点:一是流行,这也意味着走马观灯变幻不定;另一则是通俗,要让三教九流都琅琅上口。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流行通俗音乐属于浅层次世俗文化,而世俗文化和艺术之间的距离是很大的。但它和商业之间,倒是蛮亲密的关系。歌手早被唱片公司包装上各式各样的糖衣,打到口味杂异的民众中来了,他们有时假惺惺地还要保留“艺术”,谁相信呢?中国现今报章杂志上泛滥着煞有介事貌视深刻的讨论分析流行通俗音乐的文章(我很惋惜连《读书》也卷进来了),最乐不可支的是谁呢?唱片公司。还有比这更好的“高层次”的免费广告宣传么?

至于中国自己的真正的音乐艺术,却稀有人谈起。即便是《爱乐》,也多是津津乐道于西洋的classic,而对本国音乐艺术不甚热心。中国的音乐艺术,是存在于音乐学院、歌剧院、乐团等地方,而不是唱片公司。先生们!我们对它是不是太冷落了一点呢?其实真正的“商业与艺术”的冲突倒是在这里,可惜李君却没有吭一声。

真的,“媚态有时反而以艺术的面目,反打艺术一记耳光!”

猜你喜欢

叔本华爱乐通俗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小说的通俗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爱乐之城
“毒舌男”叔本华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