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红包”现象的讨论(6则)

1993-12-30王虎生等

祝您健康 1993年3期
关键词:红包医患现象

王虎生等

“红包”现象会自然消失

几年前就有人说,如今白衣天使极少光顾人间了。人们主要是对“就诊要表示表示、住院要意思意思、开刀要舍得放血”的现象不满。但据我的调查,在行医30年左右的高级医师中,不收“红包”的是大多数,即使收也能掌握一定的尺度,暗示病人送“红包”的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公开索要了。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医院最终也要进入市场。各科室承包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势必设法吸引病人,从而在无形中产生竞争机制。到那时看病难、住院难的局面将发生改变,病人则可能成为“上帝”,就诊时也要“货比三家”,所谓“红包”现象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副主任医师:王虎生)

“红包”引出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杭州某厂一位工人因鼻出血住进该市第三医院,医生诊断为动脉血管破裂,决定进行手术。病人为求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前托人把装有200元人民币的“红包”送给医生,才放心地上了手术台。这位医生毫不犹豫地将“红包”如数收下,待病人手术后情绪稳定时,又将“红包”还给了他。医生对他说:我们当医生的不应收病人的钱物,这些钱你还是去买点营养品吧。病人全家十分感动。这位医生事后说:病人送“红包”是为了求得一种安全感,暂时收下也是为了稳定病人的情绪。现在病人康复了,“红包”当然而然要物归原主了。

(新闻工作者:朱定平)

我为什么要送“红包”

我是一个个体劳动者。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我们的腰包里有了一些钱,患了病后也想享受一下高档的医疗服务。可是,国家干部和知识分子可以按规定享受优惠待遇,我们没办法沾边。怎么办?只有通过私下的途径用金钱开道。否则,光等病房床位就要等上十天半个月,受一肚子气且不说,还耽误了做生意的时间。其实对我们来讲,多掏百把十块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医生能给我们解决疾苦,再多掏点钱也无所谓。再说这些医生也是够辛苦的了,光拿那么一点点死工资,实在有点不合理。如果再不许他们拿“红包”,连我们都要为医生鸣不平了。

(个体劳动者:李大力)

分配不公不能转嫁给病人

我承认目前医生的收入不高,但这种分配不公的现象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而不应当直接转嫁给病人。就拿我来说吧,单位是一家经济不景气的小工厂,正规的医药费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报销。患病住院拿不到一分钱奖金,还要扣一部分工资。用于增加营养的开支也大大超过平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拿出数额可观的一笔来给医生送“红包”,实在是叫我们平民百姓吃不消。医生收入不高,我们也不富裕。患病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了,再由此增加经济负担,岂不是雪上加霜。希望医务工作者能够理解和同情我们这些普通病人,千万不要只认钱不认人。

(工人:张国文)

“红包”使医患关系复杂化

有位患者到某医院外科做疝气手术,1个小时的:手术加上7天住院,总共费用也只有200元左右。可他希望手术成功的心切,硬是要送150元的礼品。医生不肯收,他说:现在就是这种风气,这点钱我不在乎,只要手术成功就行。医生推辞不掉,只有收下。可是由于种一种医学上的原因,这位患者手术后疝气又复发,只有再次手术。为此,他心中甚为不满,认为医生拿了“红包”不尽心。医生也颇为难堪,再三解释都无法说清。这个事例说明,“红包”的介入,反而使原来比较简单的医患关系复杂化了。如果发生更大的医疗纠纷,医患之间的矛盾势必进一步激化。这样一种可能发生的后果,医患双方都必须要考虑到。

(大学生:王成效)

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我认为,对“红包”现象既不要简单地加以肯定,又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因为这是一种有着社会和经济背景的现象,它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和偶然的,靠所谓“人为的干预”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如果“红包”现象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大行其道,那就说明它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反之则说明它只是一种过渡性的现象。我们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会出现许多一时解释不7的现象。对此要有耐心,要等待实践去检验,不要用传统的道德观点加以模式化的评判,更不要随便打上姓“资”或姓“社”的印记。

(大学讲师:申静)

猜你喜欢

红包医患现象
猜谜语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