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病会传染吗

1993-12-30谢基立

祝您健康 1993年3期
关键词:氨苄牙合溃疡病

谢基立

胃十二指肠溃疡(简称溃疡病)、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民间统称为“胃病”。

关于其病因,以往统统归罪于进食刺激性食物,胃酸分泌过旺,局部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致溃疡病和胃炎,患者胃粘膜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59~77%)。

有人通过实验指出:人与人之间有传播此病菌的可能,患者牙(牙合)中存在着大量的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或飞沫感染他人,尤其是共同进餐的家中人。故家庭成员中有多人同患“胃病”的现象是可以解释的。人与人之间还可以通过粪一口途径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消毒不彻底的内窥镜特别是胃镜传播。

由此可见,溃疡病和慢性胃炎似应列入消化道传染病的范畴,“胃病不传染”的传统观念应改变。为了防止感染扩散,家庭中最好实行分食制,大人不要口对口地喂哺孩子。还要勤刷牙,以保持口腔清洁,清除藏在牙(牙合)中幽门螺杆菌。医院使用的内窥镜应严格消毒,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体外药敏试验发现,幽门螺杆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痢特灵、灭滴灵等抗菌药物均敏感,但是这些药物进入胃内后效果却并不满意。原因是。这些药物使胃的内环境改变,使得幽门螺杆菌处于“冬眠状态”,不易杀灭,而一旦停药它便“复苏”,迅速生长繁殖,导致胃病复发。目前,临床上采用三联疗法(胶态铋剂+羟氨苄青霉素+灭滴灵)效果较好,可以杀死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达到85~90%。

猜你喜欢

氨苄牙合溃疡病
关于牙合与咬合名词定义的商榷
暂时性(牙合)垫在重度磨耗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效果探讨
头孢羟氨苄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分析
更 正
颊舌侧牙合支托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