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子絮语(下)

1993-12-30王慧骐

祝您健康 1993年3期
关键词:里屋威信家庭

王慧骐

有一天,几个朋友来家中作客,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孩子的作业还未完成,于是我把她关在里屋,让她继续把作业做完,我则和朋友们有说有笑地先吃饭了。孩子耐不住那份寂寞,开门出来要求吃饭。我没同意,于是女儿与我顶撞,我一怒之下动手打了她。事后想想,这桩事我处理得十分糟糕。

不妥之处,至少有两点:一、孩子总是喜欢热闹的场合,家里来了客人她总想参与,尽管作业没有做好,但这时候她已无法再安心做下去了。我硬把她一个人关在里屋,这样的安排,明显违背了孩童的心理特点;二、她明白自己作业没有做好而要求参与外面大人的活动,是理屈,但她又不愿在外人面前接受父亲的批评。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她会竭尽全力地维护她的这份自尊。假如没有外人在场,也许她还不致于与我发生猛烈的顶撞,因为她觉得我太丢她面子了。从这桩事上,我总结出一条值得记取的教训:那就是不管孩子如何不近情理,如何令父母生气,都应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他或处罚他,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后悔的还是父母。

由于阅历和学识的差异,父母亲在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常会产生意见不一的现象,有时甚至表现为较为激烈的冲突。这种情况在较多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时候,冲突是围绕孩子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展开的。比如,父亲对孩子说:“你看看,你把自己的房间弄得这样乱七八糟,还不快去收拾一下!”而母亲却说:“唉,他还小哩,随他去吧,呆会儿我来收拾。”孩子在父母的不同意见中,自然会选择后者。他会十分心安理得地不去收拾房间。因为有母亲的话给他撑腰:很显然,一个家长是在否定另一个家长的指导,作为报复,被否定的家长则往往会在另一场合另一问题上反对对方认为是正确、重要的事情。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将不断得到互为矛盾的指示,因而他的行为将无法使父母双方都满意。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父母只要求孩子具有他们各自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些行为。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确定哪些行为是重要的,而哪些则无足轻重;还意味着,父母双方必须互相尊重对方的意愿,并避免干涉或否定对方对孩子的教导。

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互相尊重,维护双方的威信。没有威信的父母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在父母态度坚决、言行一致的家庭,孩子很快就会懂得,试图使父母对其放任自流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为了孩子,夫妻之间要常常交换各自对教育孩子的看法,以取得一致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里屋威信家庭
关于“人的威信”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家庭“煮”夫
帮忙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四川宜宾至威信高速有望年底开工
小幽默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