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鸳鸯琴码

1992-01-01陈新文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2年11期
关键词:大槐树瞎子鸳鸯

陈新文

我的整个童年被一支忧伤而动听的二胡乐曲所充满,它来自疼我的大伯那颗沧桑的心。

父亲告诉我,大伯年轻时患有眼疾,形同半盲,因此跟上一个瞎子跑了一段很长的光阴,学得了一手极好的二胡。后来那瞎子客死江湖,大伯便回到了家里。生活清苦,但那琴声使家中弥漫着欢乐和温馨。有一天,琴声引来了领村一位纯朴秀丽的女子,她心灵手巧,在一个迷人的月夜,用上好的竹子替大伯雕了一个精致的琴码,像一对比翼的鸳鸯……

没多久,大伯就水到渠成地拥有了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可惜好景不长,正如一位诗人所唱:“刻骨铭心的幸福多么短暂。”伯母因难产大量失血,带着肚里的孩子一起离开了人间。

我正生在这个时候。待到稍微懂事,大伯已双目失明,但他仍然每天坐在家门口的大槐树下,一遍又一遍地拉着那把日见古旧的二胡。偶尔停顿,他就用手轻轻抚摸那展翅欲飞的鸳鸯琴码,眼中蕴蓄着无限的爱意。

可有一次,大伯在整弦时,发现那琴码不见了!这让他几乎发疯。从那以后,大伯每天都要去大槐树下找上半天。大伯说琴码不会离他而去,他一定能够找回。父亲和很多好心的人都劝他不要再找了,可固执的大伯却好像没有听见,依然寻找不止。

父亲花了半个晚上的工夫。做好了一只可以乱真的琴码。对我说:“要等大伯正在找时悄悄放到他手边,别让大伯发现,千万不要讲是爸爸做的。”我不惑不解:直接送给大伯不好吗?怎么能骗他老人家呢?父亲笑了笑,拍着我的小脑袋说:“你现在不懂,等着长大吧。”

大伯终于找到了他心爱的琴码。那一瞬间,他苍老的脸上布满了一种奇异的光彩,至今仍在我的记忆中闪耀。

我确实是在长大了以后才明白,那个琴码在大伯心中是怎样的神圣。

(钟青推荐)

猜你喜欢

大槐树瞎子鸳鸯
大槐树
门前的大槐树
故乡的大槐树
“作秀”的鸳鸯
我们都是瞎子
我们都是瞎子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English Abridgement
我们都是瞎子
我们都是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