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洋中的两只小船

1990-01-01覃福贵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0年10期
关键词:孪生兄弟托尼兄弟俩

覃福贵

永远在一起

清晨,朦胧的光照着这间狭窄的小屋,已上八年级的约翰正坐在饭桌旁学习,而他的同胞弟弟托尼则因前一天太过劳累,正伸展四肢躺在椅子里。突然,屋外传来了悦耳的音乐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

托尼这才突然想起,今天是圣诞节呢,于是他对约翰说:“圣诞快乐!”约翰只微微耸肩算是回答。

“约翰,你过来嘛,让我们一起庆祝一下。”托尼说。

“可我们没有钱呀!”约翰轻声说。

一会儿,托尼转身看了约翰一眼,说道:“哥哥,谁会介意呢?你知道,圣诞节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靠过去抱紧约翰,“它意味着我们兄弟俩永远在一起……”

“永远在一起”这句话对于14岁的托尼和约翰来说,分量是那样的重,它意味着他们俩将相依为命,挣钱养活自己,还要上学。

相依为命

1983年,这对孪生兄弟的父亲要和后妻返回出生地墨西哥去。而这两个可怜的男孩自1979年父母离异后,就一直没有见过他们的亲妈妈。

当父亲告诉这两个孩子要带他们一起离去的时候,兄弟俩对看了一下,异口同声地说话了:“爸爸,我们不想离开这里,我们要在美国上学,直到毕业!”

父亲沉默良久,最后说:“我尊重你们的选择,孩子。”他交代了一些事的注意事项,在为孩子预付了几个月的房租以及留下他在墨西哥的电话号码之后,便拎着简单的行李走了。

从此,约翰和托尼相依为命,开始了他们独立的生活。

理想和现实

两个孩子有着不同的性格——托尼好交际且恶作剧,而约翰则认真、严肃、庄重。但是,他们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协调一致。

放学了,约翰通常跑回家看电视;而托尼则在工作前小休一会。他们俩都在附近的一个面包厂里做工,由于未到工作年龄,因此,只能拿低人一等的工钱。

放工后或者在难得的休闲机会里,他俩就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他们的未来。托尼会说:“我要参加海军,闯荡世界。”约翰的理想就更远大且实际些,他说:“我想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找一个妻子和买一辆小车。”但他们知道,他们首先要实现的目标是完成学业。

钱是他们最大的问题。他们在面包厂所挣的钱只可支付每月165美元的房租,其他的开支,他们只能另想办法了。有时候,他们甚至帮同学、朋友做作业索取报酬。他们运货用的自行车也是通过二手买来的。

假日或他们的生日那天(12月4日),他们比平常更觉孤独,这时候,他们就谈论昔日有父亲、母亲及姐姐们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以此消除那份难堪的寂寞。有时,邻居问起他们的父母,他们要么说“度假去了”,要么就说“看亲朋好友去了”,总之,他们编造各种各样的借口,避免被看作是无人监护的小孩。

安妮经理被感动了

16岁的时候,他们在一家快餐店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们的幽默、独立性强以及对工作的热情给饭店经理安妮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印象。他们每周工作五至六天,从上午5点一直到半夜。不久,安妮还让他们负责关闭饭店的门。

下班了,安妮注意到这对孪生兄弟经常坐在餐馆的门外谈天或学习。有一天,她问他们:“你们俩今晚都吃饭了没有?”

“我们没有钱。”托尼回答说。

多么诚实的孩子啊,安妮想。于是她动情地说:“孩子们,你们想吃什么告诉我,不就行了吗?”

后来,安妮发现他们兄弟俩上下班要步行近五公里长的路,于是,一有可能她便送他们回家。有一天晚上,安妮开车送托尼,托尼告诉安妮说,6月来了,他需要更多的工作以挣足够的钱作为夏天的开支。

“你们不想出去旅游度假吗?”安妮问。

“不,我们得工作。”

突然,托尼觉得自己再也无法保住他们多年来一直保守着的秘密,在深思片刻之后,信口说出:“我们的父亲住在墨西哥……”

听完托尼的故事,安妮惊呆了!她深深地佩服这对孪生兄弟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勤俭朴实的品质,她答应把饭店的杂活全包给他们,并许诺不泄露他们的秘密。

妈妈究竟在哪里?

在学校里,约翰和托尼都参加了海军海洋学生军训队,还加入了几个服务性的俱乐部。通常,他们放工回家后,往往不顾劳累地继续挑灯夜战,直至第二天凌晨3点钟。刻苦和勤奋,使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始终保持在优良以上。但是,每当他们看到身边的同学有父母接送,并且在经济上得到支持的时候,他们非常羡慕,同时,也感到特别的孤独和悲哀。他们虽然有父亲的电话号码,但打去的电话常常没有回音;他们的亲妈妈也和他们失去联系多年,这都是因为当年父母离异后,父亲带着他们经常搬家的缘故。

其实,这对孪生兄弟的生母就住在他们附近,只有40分钟的路程。有一个亲戚曾告诉过她,她的儿子在海军中服役,她为此花了好几个月的冤枉时间到当地所有的征募处去查询。告诉女儿们说:“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他们的。”

最后一个学年了,托尼和约翰决定挣足钱之后辞掉工作,集中精力学习,准备毕业考试。但是,1987年10月,托尼突然变得多愁善感,郁郁寡欢。生母究竟在哪儿?父亲又在何方?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深深地折磨着他,他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之中。

后来,托尼申请到另一所学校学习,约翰就像父亲一样,鼓励着他的弟弟托尼振奋精神。

如今,约翰和托尼都已18岁了,他们再不用担心人们追查他们的身世;托尼还在校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独立》的小说,诉尽了他们兄弟俩艰苦的生活。不久,托尼得到了学校毕业证书。

第二天,是约翰毕业的日子了。此时,他正站在人群中照相,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当天夜里,兄弟俩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随母亲生活的一个姐姐,姐姐把母亲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们。

约翰的心差点蹦了出来,10年啦,母亲还记得他吗?按照姐姐给的号码,他用颤抖的手拨动了电话。

“我是索科罗·蒙塔娜太太。”一个妇女说。

“你知道我是谁吗?”约翰礼貌地问道。

“你的声音听来好熟悉……”

“我是您的儿子约翰呀,妈妈。”

母亲怔住了,话筒里一片沉默。

这时约翰又问:“明天你能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吗,妈妈?……”

第二天,母亲带着女儿赶来和她的双胞胎儿子相会,一家人抱作一团,哭成一团。10年的分离,想不到在儿子学成后,母子又相聚了!这是多么感人肺腑的一幕。当约翰昂头走上舞台领取毕业证书的时候,意识到台下观众中也有他的亲人,心中无限感慨……

(徐有张摘自《海外星云》)

猜你喜欢

孪生兄弟托尼兄弟俩
我想自己做
苦楝树
托尼逃跑
米和厘米兄弟俩
无私与无畏
喝聪明水
走得快和走得远
孪生兄弟的生死“奇情”
趣味阅读报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