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在何方

1987-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7期
关键词:阿莫幸福观维奇

究竟什么是幸福呢?

最近,在苏联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苏联青年,而且引起了许多中老年人的兴趣。

有人说幸福是捉摸不定的和短暂的,只有义务才是固定的、永恒的;有人说幸福就是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人认为幸福就是无忧无虑地生活,就是求得精神的愉快;伟大的诗人A·普希金则认为世上本无所谓幸福,有的只是安宁和自在;列宁奖获得者、著名心脏病专家H·阿莫索夫是怎样看待幸福的呢?以下是他答记者问的节录。

记者: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您认为什么是幸福,要想得到幸福该怎么办?

阿莫索夫:说到幸福,使我想起普希金的话,他说幸福就是安宁和自在。我认为他所企求的安宁首先是心灵的宁静。要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就要先成为一个诚实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心灵得到安宁。至于诗人所说的自在,我以为是为了要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舒坦必须付出的劳动。

什么是幸福?早就有了结论。幸福不是靠金钱换来的,不是靠显赫的地位带来的,更不是靠妻子的名声和成就挣来的,而是靠你和周围人们的关系、靠他们的信任、尊敬和爱心。那些活在世上一切为了自己的人恰恰忘记了这一点。这样的人只能遭到人们的指责和鄙视。

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遭到周围人们的非议、因而和周围的关系不好,那末无论他多有钱,占据了多高的位置,享有多大的荣誉,都不能给他的心灵带来安宁,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幸福。要想在一个集体里受到尊敬,受到爱戴,就必须认真地对待工作,为人们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我认识许多人,他们因为能自觉地有效地为社会工作而感到非常幸福。对于我来说,活在世上的第一需要就是工作。我快满七十四岁了,我仍然经常做手术。我这样想,只要我活着,我就要工作、工作、工作……能看见自己工作的成果,能看见它为人们带来的好处是最幸福不过的。从我来到研究所以后,凡是上门诊部求医的,我们从未拒绝过。来这里求诊的患者,当天都能得到我们全面的诊疗;如果需要,我们就毫不犹豫地为他作手术。为了消除病人排队等候的现象,我们自动延长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每星期五是我们会诊时间,有时因为需要,星期六(苏联为假日)我们也会诊,而且往往从早忙到黑。1985年我们总共为4000名患者做了心脏手术,这个记录在国内是最高的。虽然忙一点、累一点,但我们感到很满意,也很幸福。

记者: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在一些青年中出现了所谓“小市民的幸福观”,对此你怎么看?

阿莫索夫:看到当前有的年轻人的情况,不能不使人感到忧伤。他们过份热心于经营自己的小安乐窝。诚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更漂亮、质量更好的服装、鞋袜、家俱和汽车是越来越平常的事了,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因此而盲目地追求,把它当作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当作偶像加以崇拜是不值得的,也是荒诞可笑的。这种小市民的幸福观是应该加以反对的。无论青年人,还是中老年人,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要忘记和周围人们的交往,不要忘记参与积极的社会生活;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完全的幸福。

最后,我想以科济马·普鲁特科夫的幽默的格言作为结尾:“你想成为幸福的人,你就去做幸福的人吧。”换句话说,幸福在我们每个人的掌握之中。你要得到幸福,就要为你周围的人们和全人类的幸福付出真诚的劳动。

(毛子成摘译自苏《真理报》)

猜你喜欢

阿莫幸福观维奇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维奇的节假日
大胆的阿莫
谁偷吃了树莓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阿莫
方振宁·北京时间
略谈资产阶级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