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

1987-07-15

读书 1987年5期
关键词:本体论艾略特批评家

小 川

近年来,谈论欧美甘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成了一种时髦,许多文章和书籍应运而生。《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即其中之一。读过这本书后的第一印象是:名词概念混乱或含混不清。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就从第213—236页一组文章的编排谈起。这一组的总标题是:“英国新批评”,辖《批评的功能》(艾略特)和《作品本体论的崇拜——论英美新批评》和《新批评与艾略特》。总标题的后面用括弧说明是“形式主义批评”。面对这样的编排说明,读者不禁想到如下几个问题:“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新批评派”?什么叫做“英国的新批评”?再联系到书中其他地方,他很可能会进一步发问:究竟什么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

编者并未给人以清晰的印象。第35页上的第(14)条注释说(用以代替形式主义的)其他常用术语有:美学批评、文字批评、本体批评,最常用的是“新批评”。第60页上也说“形式主义”也称“新批评”。但在第193页上我们看到象征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统统纳入形式主义。这里还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混为一谈。如苏俄的形式主义是一个文学批评运动,而未来主义是与其平行的一个文学创作流派。有趣的是:《俄国形式主义》和《艺术旗帜上的颜色》两篇文章都说俄国的形式主义五十年代以后才介绍到美国,即影响到美国。但书中其他地方却说美国的新批评是受俄国的形式主义的影响或俄国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正式开端(第193页)。其实庞德发起的“意象派”新诗运动(一九一一年)比俄国的形式主义早。形式主义更广泛的定义见于第544—554页。在这里,形式主义既包括法国的结构主义,也包括俄国的形式主义和美国的新批评以及德国的文体学批评(stylistics)。这也许是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最后的原因。

其实,“形式主义批评”与“新批评”这两个术语在西方都是有所指的,并不混乱。“形式主义批评”(forma-lism)是指1916—1930年左右风行于俄国或苏联的一个文学批评运动,当时受其影响并发展了它的是捷克和波兰。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与英美的新批评运动是平行的。两者虽有相似之处(都注重文学形式或反对旧的批评方法),但有根本的区别。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更偏重语言学技巧尤其是音位分析,而贬低意象及象征主义技巧的作用。他们的方法是机械的,他们对文学史保留浓厚的兴趣,但无视文学评价这一关键问题,一味追求新奇。“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主要指美国三十至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运动。它既包括威尔逊一类的批评家,也包括I.A理查兹和兰逊(Ran-som)与所谓的“南方批评家”。如果说兰逊的本体论可泛称为形式主义批评,那么威尔逊、特里宁(Trilling)、麦梯逊(Mattieson)和贝克(Burk)是根本不同的另一类批评家,因为他们更关心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如果说艾略特的早期批评作品在风尚方面对于推动美国新批评运动有过巨大的影响,他本人的批评绝非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如果“新批评派”一语可用以泛指廿世纪在欧美(含苏联)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批评流派,仅用“形式主义”去概括恐怕也不科学。

猜你喜欢

本体论艾略特批评家
第七代批评家
章鱼心
如何不写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艾略特的蜜月
庄子美学思想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审美关照
贾方舟: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