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的源流

1987-07-15王克仲

读书 1987年6期
关键词:顾炎武刘禹锡成语

王克仲

刘洁修同志撰写的《成语》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是一本普及兼顾提高的读物。作者是一位词典编纂工作者。三十多年来,他为了编写汉语成语词典一直在搜集第一手资料,解决了不少存疑问题,终于编成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现在已经付印。最近出版的《成语》,实际上可以看作《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的导言,是作者对汉语成语的总体概述。

《成语》的作者在溯源和流变考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里举两个例子。

前度刘郎这条成语有两个问题:(1)它的语源出自何时何书?(2)刘郎指晋朝人刘晨还是唐朝人刘禹锡?历来成语工具书都说此成语源于刘义庆《幽明录》。刘洁修同志重新翻检了《幽明录》,发现刘晨并未“重到天台山”。既然原书没有“再度”的意思,那么“前度”的刘郎也就不可能是晋朝的刘晨。作者又对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和《再游玄都观》的《引》进行分析,证明刘禹锡诗中的刘郎是自称而并非用典。前诗有“尽是刘郎去后栽”句,后诗有“前度刘郎今又来”句,两诗遥相呼应,毫无刘禹锡以调晨自况的意昧。从作者的查证中不难看出,说这条成语源于《幽明录》所载之刘晨事,是值得商榷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部书,却从未有人点明。顾氏著述非常丰富,除《亭林文集》六卷、余集一卷、诗集五卷外,还有《日知录》三十二卷、《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卷、《肇域志》一百卷、《音学五书》三十八卷以及《菰中随笔》《岱岳记》《北平古今记》等二十多种计一百余卷。刘洁修同志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并未发现八字成文的用例;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莫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贱,与耳责焉耳矣!

很明显在这段话里,与“亡天下”相对应的是“保天下”,而”保”和“兴”在意义上又有所不同。作者并未到此止步。他继续查索,终索在《饮冰室饮集》中找到了答案。

夫以数数年文明之之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变法通论·论幼学》)

或以同舟共艰,念厥孤愤,提倡保护,以成区区,则顾亭林所天谓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同上,《文集之一·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作者经过考辨之后,做出如下结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日知录·正始》;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痛定罪言》。作者的结论信而有征,自不待言;而其用功之勤亦略见一斑。

对成语的考释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古书浩如烟海,而人的阅历是有限的。许多成语的源流至今还说不大清楚。虽然刘洁修同志在考释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有的词条仍待进一步查证。

《成语》还对成语的概念和范围、成语的意义和读音、成语的运用等做了概要的阐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既可作为初学者的普及读物,也可作为专业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成语》,《汉语知识丛书》之一,刘洁修著,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五年六月第一版,0.63元)

猜你喜欢

顾炎武刘禹锡成语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赏牡丹
顾炎武“拜师”
拼成语
刘禹锡与《陋室铭》
猜成语
顾炎武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