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亮留下的教训

1986-12-30陈之平

祝您健康 1986年1期
关键词:消得人孔明教训

陈之平

常言道: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虽然一生“谨慎”,但对身体与事业的关系却处理得不很好。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描写;司马懿询问孔明寝食之事烦简若何的话;“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寝,罚二十以上皆亲览也,所啖之食,日不过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使者回到五丈原将对话告知诸葛亮,“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已毙矣,寿五十四岁”。

诸葛亮的短寿与自己有关。从卫生学角度看。一个成年男子每天都要消耗2400~4200千卡的热量,必需要70~105克的蛋白质以及其它一些营养物质。因为人体细胞随时都在发生、生长、衰老、死亡;血液中的红细胞只有120天的寿命,血浆中的蛋白质每10天就要更新一半……。这些物质:都要从食物中获得。“所啖之食,日不过升”,就会入不敷出,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就要受到阻碍,抗御疾病的能力也就必然下降。何况诸葛亮起得早、睡得晚,“罚二十以上皆亲览也”,事无巨细一把抓,消耗的能量比一般人多,身体就更不能支持了。等到病重,诸葛亮这才令人点起许多灯,不准闲杂人闯入,独自一人向天“乞寿”。其实这很可能是被后人神秘化了的气功疗法(也可能是诸葛亮故弄玄虚)。气功在三国时代已流传很广,推测博学如诸葛亮者不可能对气功一无所知。只是练得太晚了,而且在练的过程中,又受了惊吓(魏延闯入),以致终于留下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巨大遗憾。

今天,诸葛亮式的人物在我们身边时常可见,他们勤奋而聪慧。但对自己的身体却考虑很少:早餐,随便吃上一点,甚至免了,紧张忙碌了一天,晚饭又不能按时定量,扒几口也是心不在焉;食欲不振既不查原因,也不积极去解决。他们信奉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似乎做学问、干工作,不憔悴,不瘦得脱形,学问就不能成功,工作就不算努力。真的觉得体力不支了,这才和诸葛亮一样,去搞突击式的锻炼……

“食少事烦,岂能久乎”?诸葛亮听到这八个字的估价时虽然信服,但已经迟了。可我们,难道不应从诸葛亮的教训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吗!

猜你喜欢

消得人孔明教训
吴孔明院士在晋指导植保工作
我爱孔明锁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教训
教训
为伊消得人憔悴
也说『个个孔明诸葛亮』
周瑜与诸葛亮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