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书法的真伪

1985-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6期
关键词:款识真迹兰亭

李 戎

从现存的资料看,书法与李白联上名号的,就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清平调词》、《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岳阳楼题联)、《壮观》

(题字)、《月下独酌·其二》(残帖)、《送贺八归越》、《上阳台》等几件。要论李白书法,当然先要解决其真迹与赝品应该如何区分的问题。

清代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莫友芝说:“书本心画,可以观人。”这是千真万确的,本来就是“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而况“风格即其人”,从风格考查入手,这比看作者的印章还可靠得多。我们据此而考查李白的各件书法,“壮观”二字,庄严而板滞,显然非谪仙相。“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一联,刚劲骨力有余,豪气逸致不足,与李白书法真迹毫无相似和共通之处。《清平调词》帖,流畅而姿媚,显然不合李白风貌。而款识云:“李白醉写”,即使真是李白酒醉中手书的《清平调词》,也不致落款作“醉写”。至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帖,字虽比较接近李体,然细考款识,署名“唐李白”,唐代及前代,尚无此种样式,显系后人假名李白之作。经反复验证,相互比较、对照,我们以为,《上阳台》、《送贺八归越》和《月下独酌》(残帖)三种字帖,与出自专家之手选入《书法大字典》和《草书字汇》中的李体各字比较,从用笔、运笔以至风骨神韵,令人难禁望其字而想象其为人:豪放、傲岸、飘然欲仙,虽属手迹而非墨迹,而豪气、劲骨、仙风,三者犹存。无疑是李白真迹。

我们再看李白涉及书法的诗:其一、《王右军》。其中高度赞扬了王羲之的书法,“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还以饱蘸热情的笔,讴歌了王羲之高雅的人品,“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只有深懂书法和热爱“书圣”的李白,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句。其二,在《草书歌行》中高歌道:“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又道,“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又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争战。”这又好象是李白自己草书的写照。其三、《酬张司马赠墨》一诗,末二句吟道:“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身虽不至,心向往之,其欲与会兰亭的奇幻想象,已跃然纸上。

《草字汇》的编集者清代石梁,已把李白列入“草圣”群、唐代书法名家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欧阳询、孙过庭、柳公权、张旭、李邕、张怀素之中,李白应该以书法名家了吧?

(师侣摘自《书法报》)

猜你喜欢

款识真迹兰亭
向明月
血泪史诗
钱松喦书画之真伪研究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画错的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