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坚实理论背景的实用书

1985-07-15曾文逸

读书 1985年11期
关键词:异形语素古汉语

曾文逸

北京出版社的《成语例示》(倪宝元著)是一本实用书,但又不止于此。它绝不是零乱的例证堆积,而是用坚实的理论背景把它们统率在一起。书中近两百条异形成语的说明,就用例证解决了实际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并富有语言发展演变和约定俗成性的理论意义。尽管这方面的工作似乎不无疏漏之处,如有些成语词典已经承认“钩心斗角”也可以写作“勾心斗角”,而本书却没有给后者以合法地位。其实这也正是作者求实态度的体现:没有充分的例证,就决不轻易地下结论。提示的最后一项不径称“语源”而只说“参见”,也是这个道理。

成语入句后的句法功能分析,是《成语例示》把语法研究的方法和最新成果引入成语研究的尝试,迈出了新步子。独到的见解更多地表现在“提示”当中。七项内容,都言之有物,特别是音形辨正、近义反义举要、运用特点说明等,使读者一目了然,对正确掌握成语极为有用。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语素辨析。成语大多从古籍继承演变而来,许多语素保留了古汉语中的特定含义,使整个成语有固定的用法。因此,了解各语素的含义,是准确理解成语的难点,也是达到真正掌握的关键。本书也正在这方面做得极为成功。如“兵”一个语素,就说明了在成语中至少有兵器(秣马厉兵)、士兵、军队(调兵遣将)、兵力(穷兵黩武)、战争(兵连祸结)、用兵打仗之法(兵贵神速)这样五种不同的含义。考析如此细致,就把它看成古汉语知识的生动读物也不算太过。辨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所以语素分析总是立足于一个成语,用广泛比较的方法加以说明。如看起来很平常的“出神入化”一条,就分别对“神”和“化”作了如下分析:

出神入化=神机妙算(神妙);≠神采奕奕(面部神气);≠鬼使神差(神仙);≠全神贯注(精神)。/出神入化(神奇的境界)≠化险为夷(使变化);≠食古不化(消化);≠潜移默化(感化)。

通过这种语素纵横比较,就把一个成语的意义以及左邻右舍阐述清楚了。

当然,《成语例示》也不是毫无瑕疵。如“旁敲侧击”“旁若无人”“旁征博引”的“旁”,含义应该是不全相同的,书中却没有分辨。一般的异形成语都用“也作(又作)”说明以后就不再立目,而在“别出心裁”下说明过“又作‘独出心裁”以后,又将“独出心裁”单独立为一条,与全书体例不合。

(《成语例示》,倪宝元著,北京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月第一版,〔平〕3.10元〔精〕4.60元)

猜你喜欢

异形语素古汉语
浅谈“音节语素化”现象
异形日
《异形:契约》究竟会不会有未来?
《异形:契约》: 雷德利“异形世界观”再拓展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
论“以”在古汉语中的介词功用
助词“得”与语素“得”辨析
再谈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