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四法

1984-11-01汪义群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7期
关键词:哪些地方全书章节

汪义群

读书有消遣和研究之分,倘若是后者,便应特别讲究读“法”。

我想根据自己多年的自学体会,介绍四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其一曰:点线读书法。所谓“点”是指书中的各章节;所谓“线”,是指这些章节的内在联系。一本新书到手,最好先认真读“线”,亦即先读目录。这样,就能从总体上把握全书的框架结构,居高临下地了解全书的大致内容。然后,再读“点”,即书中的各章各节,并随时将这些内容串到线上去理解,找出点与点、点与线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去把握各章节之间的逻辑结构,这些知识是零碎杂乱的,无法驾驭;但是,如果头脑里仅留下一副框架,而没有具体的内容去充实,就会空洞无物,一片空白。只有把“点”和“线”结合起来读,才能得其精妙。

其二曰:比较读书法。对搞学问的人来说,只读一本书,最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再高明的大方之家,论著中也难免有疏漏处。若要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被人左右,最好的办法就是比较。研究一种学问,多找几家论述来看,将各派的见解相互参照对比,辨其优劣得失,从中确立自家之言。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古今中外不少读书人的学问,正是在纵横比较中获得的。

其三曰:预测读书法。一本书或一篇好文章,如果题目正好是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就不要忙着翻看其内容,而是悉心研究那题目。然后闭目静思,心驰神往,设想这题目由自己来写,会分做几章几节,组织成怎样的结构体系,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又将从哪些方面入手,组织起哪些材料来加以论述。并且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地方意见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对“不谋而合”处,稍加浏览便可作罢。对“意见相左”处,要探究谁正谁误,误在哪里,原因何在。对“不得其解”处,就需要舍得下功夫,不但掌握人家的观点,还要掌握人家的思路,学习人家的思维方法。这种“预测读书法”既能取到真“经”,又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其四曰:存疑读书法。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实为精辟之论。我们读书,就是要处处“设防”,尤其对还没有被自己或别人证实过的新观点,更不能轻易相信或随便放过。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设疑,看书中的论述能否释疑。若能,他是怎么解的;不能,自己便要试着去解。如果二者都做不到,那么,把这一观点姑且记下,留待日后再寻答案。不要小看了这“存疑法”,更不要以为读书留的疑问越多就越没有读通。一个人读书时,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会背十页书的收效还大。因为前者是能动的创造,而后者是简单的记忆。

总之,我们读书不要把自己仅仅当成一只“空筐”,光想着多“装”知识,而要讲究发现、创造。只注重积累,积累得再多也不过在别人身后爬行,只有同时也注重创造,才能建立自己的学业大厦。

(韩天雨摘自1984年3月5日《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哪些地方全书章节
图片资料
暑假去哪儿
《不安全游戏》
从整体入手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一个人的邮局 邮递员坚守24年
眼力对对碰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世界奇书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