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陈之佛及其装帧艺术

1983-07-15

读书 1983年1期
关键词:装帧装饰图案

黄 可

人们谈到陈之佛先生(一八九六——一九六二年),似乎一般只知道他是花鸟画家。不错,他是一位富于才华、具有创造性、名传中外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艺术,继承了宋元以来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传统,并吸取埃及、波斯、印度等东方古国和近代日本画以及西方美术的长处,融会贯通,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采。

但是,在陈之佛先生的艺术生涯中,花鸟画创作只是副业。他的正业是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和美术教育工作。他首先是一位卓越的工艺美术家、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早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学校机织科,学习机织图案。一九一八年由校长推荐,考取了留日官费生,十月去日本,次年四月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他是我国到日本学习工艺美术的第一个留学生。在日留学期间,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二年级时他的作品便入选日本农商省主办的《工艺展览会》,并得了奖。他不但钻研工艺美术基本技法,而且对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课余时间也都用在学习上,不是上图书馆、美术馆,便是跑书店、翻书摊,搜集积累了有关工艺美术和美术史论的大量资料。一九二四年学成归国,先后受聘于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大学、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在教课之余,曾创办“上海图案馆”,为工厂设计丝绸花布图案,将工艺美术用于生产实际,为发展民族工业服务。与此同时,为许多新文艺期刊、书籍作装帧设计。并且在积累创作设计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写出学术专著,先后出版的著作有《图案构成法》、《表号图案》、《中国陶瓷图案概论》、《图案教材》、《影绘》(一集、二集)、《艺用人体解剖学》、《西洋画概论》、《中国佛教美术与印度美术之关系》等十多种。而从事花鸟画创作,却是在一九三○年以后才开始的。解放以后,他担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业务。在他主持下,学院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设立了染织、装潢等实用美术系科,培养出了不少有用的人才。

陈之佛的书籍装帧艺术活动,首先是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作装帧设计。

《东方杂志》是在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深广的十六开本大型综合性杂志。这本杂志,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世界各国古今各方面的问题,然而注重于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经济以及现实问题,民族色彩十分浓厚。

陈之佛是应《东方杂志》主编胡愈之先生之约为这家刊物作装帧设计,从《东方杂志》第二十二卷(一九二五年)起,一直到第二十七卷(一九三○年)之后,连续多年为《东方杂志》作装帧设计。陈之佛针对这本杂志既是综合性、又注重民族性的特点,在装帧设计上力求做到艺术效果的民族气派和变化的多样,即追求统一中求多样的特色。例如,他设计的《东方杂志》第二十二卷封面,一开始便以中国汉代砖刻画中的人物、车马队和鸟类图形为素材,组织成封面装饰画,人物、车马队为装饰主图,鸟类为装饰花边,又用秀美、劲挺的瘦金书变体字书写杂志名称,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气息。构图是:上方书写杂志名称,挨下来是横行装饰主图,再挨下来是横排的杂志卷、号数,再挨下来是直排的出版日期和内容要目,最后是横行装饰花边,谨严而有变化。色调是:整个封面为白底色,上方书写杂志名称的横方块是菊黄色,装饰主图和装饰花边是果酱色,所有文字全用黑色,朴实、沉着、大方。以后,为《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设计的封面,表现形式又有变化:构图上采用以直排为主的对称形式,装饰图案选用民族装饰纹样,图案虽然是常见的,但是由于艺术处理上的匠心,倒显示出清新优美的艺术效果。在为《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二十六卷设计的封面中,又有更多的变化,每隔两期换一种形式,然而在总的艺术效果上依然保持着民族特色。其中有几期封面设计尤为精采,一经过目,难以忘记。《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十号的封面,用类似我国民间漆金画的形式(在黑底上用假金色绘图),在一个图案方框内的圆月形中,绘着嫦娥倚着一头鹿在相思大地人间的情景,具有别开生面的艺术意境。因为一般人习惯于描绘嫦娥与兔子作伴,而陈之佛却画嫦娥与鹿作伴。兔子和鹿都是善良的,也都善于奔跑,但是鹿的奔跑速度要比兔子快得多。陈之佛画嫦娥与鹿作伴,是为了让嫦娥把送往人间的信件通过鹿捎去,速度可以更快,可以更加衬托出嫦娥思念人间的心切。《东方杂志》第二十六卷第七号的封面,装饰画用类似中国传统木刻版画中的阴刻版画形式(黑底,用白线条描绘物象),表现清雅的江南山水,远山和近石错落对比,山岗树丛随风轻轻摇曳,平静的湖面上一叶江南特有的乌篷船轻移而去,驾船人是谁?向何处去?使人浮想联翩,意境富有诗意。而《东方杂志》第二十六卷第十六号的封面装饰画,用类似中国民间木雕画的形式(以稚拙、浑厚的线条,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物象),描绘一棵果树下,两只慈详对称而立的绵羊,象征一种吉祥的涵义,也是一件颇有情味的作品。不独如此,陈之佛当时还为《东方杂志》各卷的内页目录作不同的装饰设计。

由于陈之佛为《东方杂志》所作装帧设计的成功,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据一些曾经长期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老商务”回忆说,因此当时的几卷《东方杂志》发行量明显地增加了。

陈之佛为《东方杂志》装帧设计的成功,在“五·四”运动后的新文艺书刊装帧中可说异军突起,影响很大。随之,当时不少出版社和杂志期刊都纷纷邀约他作装帧设计。但是,陈之佛的创作态度很严肃,不轻易有约必应,以免分散精力,影响作品的创作设计质量。所以,他当时除了为《东方杂志》作装帧设计外,只答应由郑振铎先生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之约,也为《小说月报》作了装帧设计。

《小说月报》一经陈之佛的装帧设计,立即改观了原来那种单调呆板的装帧面貌,而以生动、活泼、多样的艺术风姿出现。例如,《小说月报》第十八卷(一九二七年),每一期的封面都作不同的装饰设计,不仅刊物名称字体作不同的更换,而且各期都以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女性人物形象出现,表现不同女性健康的形体美。有的封面画着在繁星之夜,坐在花丛草坪中富于幻想的少女;有的封面画着在浴后舒坦地梳妆打扮的少妇;有的封面画着神话舞剧中翩翩起舞的女神;有的封面画着在花圃中培植和采摘花朵的育花女;有的封面画着在山野湖边散步的旅游女……神态、性格、服饰各异,加之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有淡雅的水彩画,有浓重的水粉画,有金碧辉煌的镶嵌画,有清丽柔畅的线描画……更使人得到不同意趣、各有美感的艺术享受。

《小说月报》后来一度停刊。一九三五年五月,郑振铎从北京来上海,倡议复刊《小说月报》,改名为《文学》月刊,得到茅盾、胡愈之的支持,鲁迅先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也热烈赞助,《文学》月刊便正式创办起来。新创办的《文学》月刊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发行。这时,陈之佛又为《文学》月刊作装帧设计。

陈之佛为《文学》月刊创刊号、第一卷以及下面的几卷所作的装帧设计,有一个特色,即每卷都变换一种格局。例如,《文学》月刊创刊号和整个第一卷,在茶黄底色的封面上,以,几何图形的图案处理方法,画着奔马、疾驶的火车、工厂的厂房、船舶的方向盘和电力闪光等组成装饰图案,寓意着人类社会历史按照必然的规律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的涵义。而《文学》月刊第二、第三、第四等卷的封面设计,或用人物,或用花鸟,或用山水组成不同意境的装饰画,手法有写实、写意、夸张、变形、浓彩、淡彩等,各有独到之处。

陈之佛为新文艺书籍作装帧设计,则集中在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书籍。他全力支持进步的天马书店的出版工作,几乎包揽了天马书店出版的所有书籍的装帧设计,甚至连天马书店的标志(一匹长有翅膀的飞马图案)也是由陈之佛设计的。

天马书店曾经出版有几套丛书:天马丛书、流星丛书、作家自选集丛书、国际文学丛刊、中国民族学会丛书。同时出版有许多独立性的单行本文艺书籍。

陈之佛为天马书店出版的书籍所作的装帧设计,特点是:书籍的环衬和扉页,格式是统一的——环衬都是用细柔的线条,绘着两匹长着翅膀的飞马,在天空并头迎着太阳飞奔;而扉页都是用中国古代青铜器和钟鼎上的装饰纹样,加以变化组织成扉页四周的花边,扉页居中则一律直行排着长仿宋体字书名,左边下方直行排着长仿宋体字书店名称,右边上方直行排着长仿宋体字著译者姓名;不过,不同的书籍,环衬和扉页所安排的色调是不同的。至于不同书籍的封面设计,则多数是用几何图形、中国古代各种器物(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铁器、木器等)的装饰纹样,以及花草纹、树皮纹、石头纹等,加以变化组织成装饰图案,一般谈不到什么主题思想,纯粹是为了装饰封面,然而艺术处理上的恰当,也予人有不同美感的特色。例如,《鲁迅自选集》、《茅盾自选集》、《郭沫若自选集》、《郁达夫自选集》(以上为“作家自选集丛书”)、《茅盾散文集》、《创作的经验》(内收有鲁迅、郁达夫、丁玲、张天翼、叶圣陶、茅盾、田汉、郑伯奇、适夷、洪深、柳亚子等作家的创作经验谈)、《苏联短篇小说集》(适夷编译,内收有高尔基、雅珂芙莱夫、佐理契、娄法诺夫等苏联作家的短篇小说)、郁达夫著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集《忏余集》、圣旦著的中国古代历史题材短篇小说集《发掘》等书籍,都是属于这一类纯粹是为装饰封面的设计。有的书籍,例如,鲁彦著的短篇小说集《小小的心》一书的封面设计,虽然用的是几何图形作装饰,但是在构思和艺术处理上也多少象征性地表现一点与书籍有关的内容,封面装饰图案上所用的两颗对称的小心,就是为了寓意书中一篇题为《小小的心》的短篇小说的主题。有的书籍封面设计,则紧密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现实生活中实见的物象,组织成封面装饰画,形象化地表现出书籍的主题思想。黎锦明著的中篇小说《战烟》一书的封面设计,便是属于这一类。这部中篇小说是描写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悍然进犯上海,上海军民愤起抗战的情景。陈之佛为这本书设计的封面,用在天空战斗的飞机和地下战场的枪林刺刀组成封面画,鲜明地寓意着上海军民坚决抗战的英勇气概。书名《战烟》两字,也用形似锋利的战刀的笔法组成,更加强了书籍的战斗气氛。

陈之佛为天马书店出版的许多书籍作的装帧设计,很少用人物形象组成封面画。只见女作家吴曙天著的《恋爱日记三种》一书的封面设计,是出现人物形象的,但也只是出现象征性的图案化人物,不是那么明确表现书籍的主题。

陈之佛自己的一些工艺美术著作,如《影绘》一集、二集,《表号图案》等书籍,也由天马书店出版,装帧设计当然是由他自己来完成。

一九三六年之后,陈之佛先生一方面忙于美术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醉心于花鸟画创作上并取得显著成绩,他的精力也就逐渐地顾不到书籍装帧艺术了。

回顾陈之佛先生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六年的十年以上时间所从事的装帧艺术来看,他在装帧艺术上所作的探索创造,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作装帧设计,主要探索创造装帧艺术的民族气派,在追求民族气派的目标下,又力求多样的变化。第二阶段,为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作装帧设计,主要探索运用女性人物形象创造健康形体美的封面装饰画,在艺术形式上又追求多样的表现手法。第三阶段,为《文学》月刊作装帧设计,主要探索创造每年的刊物有一种不同的艺术格局。第四阶段,为天马书店的许多文艺书籍作装帧设计,主要探索运用几何图形、中国古代器物上的古典装饰纹样,以及花草纹、树皮纹、石头纹等,创造纯粹是为了装饰书籍封面的图案;但也不忽视运用写实形象,创造主题性的书籍封面画。由此可见,陈之佛先生在书籍装帧设计上,敢于作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艺术路子是很宽的。研究陈之佛的装帧艺术,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具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陈之佛先生的装帧艺术,在中国现代装帧史上是应有其独特的地位的。

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至三日国庆三十三周年期间于迎日楼

猜你喜欢

装帧装饰图案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DIY装饰沙漏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配色设计研究
DIY节日装饰家
纪念币装帧卡收藏价值日渐凸显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