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现代管理科学

1983-07-15鲁和光

读书 1983年1期
关键词:职工理论思想

鲁和光

从两本小说讲起

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经济战线生活,特别是以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开始出现。在这方面,蒋子龙同志的《乔厂长上任记》的开创之功不可泯没。而乔光朴也正是许多当代英雄形象中最为人们所乐道的一个。这篇作品发表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不久,十年动乱给工矿企业造成的混乱亟待整顿的时候,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人心思治、要求改变企业混乱面貌的强烈愿望,因此,它一出现;就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乔厂长,到我们厂里来吧!”成了广大读者发自内心的呼声。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过许多工厂的厂长,他们几乎都知道乔光朴,有些厂长甚至把这类文艺作品当作企业管理的教科书在研究,但结果是我不止一次地见到把乔厂长的管理方法当做样板的厂长,管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最后简直无法工作下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小说中乔光朴到重型电机厂后的所作所为,我们就会发现,乔厂长治厂,靠的是规章制度,办法是惩罚(或扣奖金,或编入作业队等)。他表情严肃,很少对工人露出笑容。在一场大动乱之后,为了从思想上到制度上扭转混乱状态,采取这种强制的管理方法乃至使用行政手段都是必要的、正确的。文学作品予以反映,原也无可厚非。但这毕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办法,只可行于一时,不可行于长久。因为它同现代管理科学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拿乔厂长的管理思想同西方的管理思想进行类比是不恰当的,但是了解行为科学的同志读了这篇小说,不难发现它多少接近于目前已被西方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放弃的X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缺陷,就是忽视人的因素,忽视人的积极性的发挥。这在目前许多文艺作品和相当广泛的读者中,是有一定普遍性的。在人们的心目中,目前几乎出现了这样一个公式,即现代化的管理等于一个敢说敢干的领导加一套严格细密的规章制度。这是一种误解,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的本来意义是不相符的。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企业中的干群关系日趋紧张,企业领导愈来愈孤立,最后常常以失败告终。

从这里,我想到创作工业管理题材作品的文艺工作者,怎样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努力在文艺作品中表现现代管理思想的问题。从文艺创作看,的确在这方面已经迈出新的步子。张洁同志的《沉重的翅膀》,就是一部反映工业战线吸取行为科学的科学原理,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长篇小说。尽管人们对这部作品还有不少争议,但它第一次提到行为科学这个现代管理学派,并把它贯穿于小说始终。它提出了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如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如何在总结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吸取西方行为科学中的科学部分为我所用的重大问题。从《乔厂长上任记》到《沉重的翅膀》,反映了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正确表现企业管理现代化题材方面付出的艰巨努力和进步。

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不是要把企业中的人变成唯命是从的驯服的生产工具,而是要发挥人在企业中的主人翁作用,关心人,尊重人,把人的积极性发挥到最大限度。这就涉及到行为科学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回顾一下这门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我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为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行为学所作出的可贵探索。

行为科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它涉及到大量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内容极其广泛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西方的行为科学,发端于著名的“霍桑实验”,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为科学的前身——人群关系学派。

在人群关系学派出现以前,企业管理者大多认为职工是只追求经济利益、为金钱而干活的“经济人”。因而,只有钱才是激励工人努力工作的手段。

霍桑实验则表明,社会性需要的满足(例如为同事所喜爱),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工人。所以,人群关系学派针对“经济人”的观点,提出了“社会人”的论断,认为职工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一心理性需要,并不是仅仅追求金钱。

霍桑实验进行的时期,正是震撼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席卷美国的年代,大批工厂的倒闭和破产,使资本家竞相采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人群关系学派很快受到重视。到了行为科学正式形成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世界各国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和观点也相继问世。目前,即使单就管理领域而言,行为科学的知识内容也是异常广泛的。它不但研究职工个人的行为,企业领导的行为,而且开创了组织行为学,研究企业作为一个团体的团体行为等等。

在关于职工行为的研究中,针对“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观点,又出现了“自动人”和“复杂人”的假说。行为科学的基本观点是,职工的行为取决于他的动机,动机来源于需要,所以要控制职工的行为就要明职工的动机和需要。在行为科学中这被称为“激励动机”理论。一九四三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麦斯劳提出需要层系论。一九五九年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心理学系主任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除此之外,还出现了期望值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等。

与这些理论相适应,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格雷戈教授提出的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认为,古典组织理论来源于教会和军队,没有接触现代化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此,企业领导将职工当作消极因素来处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思想是一种对职工的本性认识错误的反映。麦格雷戈将这种对职工的错误认识称为X理论。

在X理论指导下,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管”,所谓饥饿的纪律。这是早期资本家所通用的管理方法。麦格雷戈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错误的管理思想。他在一九六○年出版的专著《企业中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了与X理论相反的假说,称谓Y理论。Y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一般人并不厌恶工作,惩罚不是使人努力工作的唯一手段,人们在执行任务时能够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不仅学着接受任务,而且愿意承担责任。

麦格雷戈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会生疾病,高一级的社会—心理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同样会产生精神创伤。如果管理者能正确认识人的特点,改变管理思想,那就将如三十年代发明原子能一样,会发掘出不可估量的人力资源。

麦格雷戈的Y理论提出来以后,对西方企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开始接受Y理论的观点,逐步改变管理思想。尤其是日本企业界,在引进Y理论以后,与日本的社会制度、民族传统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独创的企业管理体制,把职工的命运和企业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日本的汽车大量输入美国后,甚至挤掉了美国本土的福特、通用等公司的市场。所以,目前美国人向日本学习已成为风气。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美国加州大学的美籍日本学者大内教授,在对比研究了日本、美国的十四家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后,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出版了《Z理论》一书,提出了所谓z型组织形式。z理论实际上是将在美国和日本两国占优势的管理思想加以调和折衷的观点。z理论提出后,在世界管理学界特别是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行为科学的出现,对西方企业管理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行为学派已成为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受到广泛的重视。有人认为,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企业中技术潜力的挖掘余地很小了,今后的方向是挖掘人力资源。现代行为科学的最新成果,的确给西方企业界带来了实际的利益。这些都表明,西方的行为科学也和它的其它企业管理理论一样,具有二重性,包含着一定的科学性的内核。如果简单地把它斥为资产阶级的理论予以排斥,决不是科学的态度。

但是,西方行为科学家的出发点,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劳资矛盾的基础上的。西方近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巴纳德就曾明确地指出:企业的目的(所谓“组织人格”)和职工的个人目的(所谓“个人人格”)是不一致的,克服组织目的与个人目的背离,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现今西方的行为学家都是在这个大前提下展开其全部研究活动的。它决定了西方的行为学家不可能真正解决人类最佳行为模式问题,无法将理论上的科学结论真正应用于企业实践。而且,由于行为研究不可能单纯凭借理念推演结论,而必须从社会实践中考察和发现规律。这样,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根本矛盾,就不能不渗透到和社会现象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行为现象中来,从而导致西方行为学家研究活动的畸变。在西方行为学家那里,尽管已不再认为社交对职工的行为是有害的,但却仍然不得不将“人”和“群”作为对立的两方加以研究。所谓的“非正式组织”概念的引入,本质上就是反映了员工个人与企业正式组织的尖锐对立关系。所以,西方行为学家研究成果的阶级性是非常鲜明的,它是西方企业管理者手中的武器,是制服员工的含有科学道理的高明法则。

西方行为科学的另一个根本问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私有观念对行为理论研究的影响。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异化将产生利己主义动机。所以,西方行为学家眼中的人,就是自私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人。由于西方行为学家是在维护现有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前提下,研究人及其行为动机的,这就使他们的研究难免陷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人虽然是行为科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但孤立的、抽象的人并不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西方行为学家中有影响的假说、理论和观点,却无一不是从单个人的“自我”出发的。所以,尽管早在人群关系学派出现的时候,就已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说,但在人的社会联系中,其最本质的阶级联系,阶级的利益和阶级的要求,及其在职工行为准则上的反映及影响,却没有一个西方行为学家敢于接触。由于从外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上难以找到,或者更确切些说,不敢寻求人类行为科学化的依据,因此,只能形而上学地罗列现象,和就这些表面的现象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或概括。这就是为什么行为科学在西方已风行三十余年(如果从霍桑实验算起已超过半个世纪),仍然未能建立起严密的理论体系和逻辑体系的根本原因。

西方的行为学家在研究职工行为的普遍性理论依据时,不可能从马克思所深刻揭示出的私有制对人性的异化出发,而是企图从超阶级的人类先天之性出发,将一切的原动力归之于人的天性。于是,“内驱力”成为西方行为学家手中解释一切行为现象的天符,在他们看来,人的行为的成熟以至各种需要的发展,都是由在娘肚子里就具有的“内驱力”推动的。

具有“内驱力”的人,处于压抑的外部环境之中,这就是西方行为学家所面对的全部课题。出路在哪里呢?或者外部环境战胜人的“内驱力”(X理论),或者外部环境向人的“内驱力”让步(Y理论),或者根据情况灵活处理(现代权变理论)。但资本主义制度上的根本矛盾,决不是西方行为学家所能解决的。事情恰好相反,越是认真地追求行为科学的科学结论,就愈会发现人类行为科学化的最大障碍,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以,西方有的行为学家就曾指出,要想真正使行为科学得到发展和合理应用,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权力结构。

既包含着科学性的内容,又有着鲜明的阶级性的表现,这种阶级性又深刻地影响了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这就是我们对西方行为科学的基本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吸取西方行为科学的合理成分,摈弃其不符合我国社会制度的方面,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行为学。建立这门科学,开展对不同人在生产活动中行为规律的研究,并将由此得到的人们行为规律的一般性认识,体现在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中,这不仅能为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工具,而且对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也很有帮助。在这方面,我们由于起步较晚,还不能说已经建立了这种新的管理科学,但是近年来许多实际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是值得介绍的。

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行为学决不能放弃思想政治工作。我党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和革命传统,包含着深刻的行为科学原理,是创立中国社会主义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最丰富的宝库。

在我国,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原国家机械委员会副主任孙友余同志。他在一九七九年的一次会议上,针对当时国内有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削弱,许多同志认为只有奖金才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唯一手段的倾向,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并且主张在总结我党长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吸收西方行为科学中的有用部分为我所用。孙友余同志的这个观点很快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

同许多应用科学创立时的情况一样,实践常常走在前面。我国不少工厂企业,在应用行为科学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做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创造。

例如,南京第二机床厂,在一九八一年三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负责,宣传、组织、工会、团委等部门和部分车间党支部书记参加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小组,探索和研究企业面临的新情况,以及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他们根据对本厂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结,吸收行为科学的长处,提出了一个思想工作的程序表。程序表包括五个环节,即:思想信息的产生→思想信息的收集→思想问题的分析→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思想工作效果的检查。通过这种程序安排将思想工作看作为一个信息流程,环环相扣,从多方面掌握职工思想活动的脉络,使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越做越活。

上海高压油泵厂是个仅有四百多人的小厂,但多年来,他们应用各种现代管理方法,其中也包括行为科学的原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收到了极为突出的成效。首先他们在管理思想上提出三条治厂方针:工人是工厂的主人、工厂是工人创造的、工厂应当关心工人。在班组建设中,创造了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人,采取不同方法的“分层管理”。他们把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具体化为大、中、小、远、中、近的“目标锁链”教育,把职工向往“四化”这个大目标与自己的每个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他们深入研究职工的各种需要和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将全厂职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实现本广的生产发展共同努力奋斗。这个占地不到四千平方米,除了窄小的厂房,全部空地不过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小厂,现在绿草如茵,花枝满庭,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五年来,该厂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十三,利润递增百分之三十九,全员劳动生产率递增百分之十六,成本每年降低百分之四。该厂现在生产的CY系列柱塞高压泵,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成本仅及同行业企业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劳动生产率比一般企业高二至三倍,每年约有一半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一九七九年,日本全国金属工会第二次访华代表团到该厂参观时说:“我们没到中国时,总认为中国没有象日本那样高效率的工厂。看了你们厂后,才知道中国也有象日本那样的优秀工厂。”上海高压油泵厂的实践表明,管理思想的改变是最重要的,正是他们提出的三条治厂方针,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发挥,才保证了企业稳步和高速度的发展。该厂的职工曾发自内心地这样说:“厂长将我们工人放在心里,我们工人就把工厂放在心里。”这,正是社会主义行为科学所必须充分体现出来的重要原理。

除了上面所举的两个工厂外,还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都进行了有关职工理想、愿望和需要方面的调查,这对了解职工群众的心理,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职工需要的变化及其结构,以及这种需要结构对职工行为的影响,都是极有价值的材料。

在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也做了不少工作。除了纯理论研究外,全国各地的行为科学研究者对企业所作的大量调查工作很值得称道。如上海行为科学分组的同志们深入工厂企业,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定期碰头交流,写出了不少调查报告和理论性的总结文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他们还和杨锡山教授一起,担任工厂的顾问,具体协助工厂企业应用行为科学的原理,提高管理水平,受到工厂的热烈欢迎。

当然,直到目前为止,行为科学在我国还是处于草创阶段。它的许多规律性的内容,我们还没有认识。大量的企业实际问题,还有待人们去研究、去回答。我们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南,有党的英明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中国的社会主义行为科学必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屹立于世界管理学之林,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历史作用。

猜你喜欢

职工理论思想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职工摄影(2)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