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世界》

1983-07-15杨永森

读书 1983年1期
关键词:物质文明萨特机器

杨永森

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饶有趣味的科学幻想小说《机器世界》。其实,认真说来,与其说是科学幻想小说,不如说是以科幻为题材的讽刺作品。作者是匈牙利著名讽刺作家山道尔·萨特马利,是用世界语直接写作的。由丁未译成中文。

《机器世界》描写未来世纪的人们创造了各种机器,包括思想机、设计机、侦探机、指挥机、审判机、治疗机……,让它们为了人民的最大利益而工作。这种利益,就是排除人类道德观的单纯物质利益。当然,作为机器,也只能创造这种利益。

在机器的作用下,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纯真的爱情消失了,正如一个女人所说,“什么人我也不爱,我需要谁,我就是谁的爱人”。人们“虽然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可是在社会上“行为不当,粗暴无礼”。这些机器使人的思想方法机械化。它们日臻完善,甚至达到了不受人控制的地步,完全按指令办事。审判机不依据人的道德标准进行判决,人对它的判决却无可奈何,因为“已经没有脑子里装满了整部民法和政府法令的法学家”,而且由于有了机器而忽视了法学教育。

两个技术先进国家都创制了战争机器,企图互相征服对方,奴役对方的人民,但当他们发现机器的危险性而想联合起来摧毁它时,机器侦察到了他们的企图,立即自己设计了对付的手段,结果反而将这两个国家毁灭了,只留下经过机器改造的四十八个人。他们成天只知道吃饭、睡觉、玩乐,对社会生活、艺术、体育等等都漠然视之。除了安静、单调和死气沉沉的生活之外,不知有任何其他目标。后来,机器消灭了整个人类,只剩下野生动植物。最后,又将各种动植物逐一消灭干净。茫茫世界,就只有石头、水和机器了,达到了“最有益的、最完善的、没有痛苦的生活,无机物质的生活”。

多么辛辣的讽刺!萨特马利于一九六三年写作《机器世界》的时候,世界科技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经过七十年代,现在进入八十年代,更是突飞猛进。在工业发达国家,生产高度电子、机械化,物质十分丰富。然而,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那些国家却经常出现一些与物质高度发达不相称的社会现象。不少人虽然泡在物质事受里,却感到精神空虚,生活无聊。道德败坏,犯罪率上升。机器带来物质文明,但并没有带来幸福。机器人杀人,电子计算机被用来盗窃巨额银行存款等报道也时有所闻。人发明机器,却受制于机器。萨特马利的讽刺,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当然,我们不是机器取消主义者。科技还应该进一步发展。问题是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必须建设精神文明。既有高度物质文明,又有高度精神文明,才是完美的人类社会。

我们常说“借古讽今”,而《机器世界》却是“借科幻讽世”,立意相当新颖。萨特马利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世界语写作的。这一方面说明作者的世界语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世界语的表达能力。中译文也很流畅。在我们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读一读《机器世界》是不无裨益的。

(《机器世界》,〔匈〕山道尔·萨特马利著,丁未译,展望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一月第一版,0.29元)

猜你喜欢

物质文明萨特机器
机器狗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关系
机器狗
生计变迁下旧州壮族的影响分析
你自己选择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神奇的独眼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