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与色彩

1981-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1年3期
关键词:银色蚜虫菠菜

申 炎

你可知道,把色彩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应用于生产这样的事情吗?说起来,这还是现代农业技术上的一个新的领域哩!现在,让我们来拾取这个领域中的“一鳞半爪”,看看色彩在农业上的功用吧。

“爱红厌绿”的农作物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阳光的七色光谱并不是“照单全收”的。试验证明:农作物是“爱红厌绿”的,它吸收最多且光合效率最高的光是红黄光和蓝紫光,绿光最差。在作物栽培中,如果增加红光照射就可提高作物的含糖量。若添加蓝色光,则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就有显著增加。不过,农作物的种类不同,各色的效果也不一样。据国外报道:胡萝卜、甘蓝头等在红黄光下生长最快,甜瓜在红光培育下不仅可提早“怀胎”,提前20多天收瓜,而且瓜内糖分和维生素含量也增多。可是在蓝绿光下培有的洋葱,它总是“胖”不起来,长不出洋葱。

近年来,日本在研究应用彩色薄膜提高蔬菜等作物的产量方面,已取得不少好成果。他们发现:大多数的作物对红、黄、蓝、紫的色光都有“好感”。不过也有例外,象辣椒之类在红色膜下,它竟一筹莫展,而在无色膜下它才青枝绿叶,果实累累。还有,栽培在紫色膜下的茄子,其果实既多又大,而在蓝色膜下生长的草莓,可谓果如繁星、叶如云了。凡此种种,不就是应用了色彩的酬报吗?

黑色的效应

黑暗,对绿色植物来说意味着黄化和死亡。所谓“黑膜除草”就是用黑色薄膜覆盖地面,使杂草得不到阳光而“饿死”。不过,适当的短期黑暗可产生另一种奇妙的效应。譬如把水稻、黄瓜等“长夜作物”,用黑膜育苗,每天罩上几小时,延长其黑夜时间,就可提前孕蕾开花,达到早熟的目的。

有一种驰名中外的蔬菜——韭黄,过去它是用瓦钵、糖灰等传统办法生产的,不仅费工且产量极少,在上市蔬菜中总是“凤毛麟角”。现在,可以利用黑膜罩将整畦成片的韭菜置于“暗室”之中,从而生产出大量鲜黄、白嫩的韭黄来。

银色的“魔力”

银色并不为人们所罕见。但它似乎有一种“魔力”。有人曾为防止蚜虫对农作物的侵袭,在田中插上银色的屏风,蚜虫却“望风而逃”,原来蚜虫是忌避银色的。要说银色对于农作物的功勋,莫过于“银膜速生术”了。目前在日本用温室生产蔬菜是非常流行的。他们种植温室菠菜时,当种子播下以后,随即覆盖上一层银灰色的塑料薄膜,四天后就可看到:未用银膜覆盖的菠菜籽刚刚萌芽顶土,而银膜下的菠菜却象着了魔一样的飞长,竟已长成高达1.5~2寸的大苗了。

彩色选种机

农作物品种繁多,其种子更是形形色色,斑纹色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品种,由于种籽质量差异,色泽深浅也不一。故生产上常以种子的颜色、花纹等性状作为选种的依据。但这样的手工选种,不仅误差大而且效率低。目前,国外已创制成一种“彩色精选机”,它利用电子对不同色彩有不同反映的原理制成。该机不但可按不同颜色区别种籽,而且可以区分颜色深浅的种籽,把不合标准色泽的除去,效率比一般选种提高三倍多。

(石工推荐、摘自1980年第6期《科学天地》)

猜你喜欢

银色蚜虫菠菜
白银时代
蚜虫婆婆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潮水中央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麻油拌菠菜治疗便秘
菠菜含铁
福尔摩斯·银色马(下)
福尔摩斯·银色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