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雅人的风筝节

1981-01-01石敬序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1年3期
关键词:玛雅人玛雅男女

石敬序

中美洲玛雅人的祖先曾经建立强大的国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玛雅文化。至今,他们的后代仍然要过许多传统节日,每年11月1日,在圣地亚哥萨卡杰别开斯村举行的风筝节就是其中之一。

独特的风筝

风筝节连续两天。它以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吸引着众多游人。节日开始那天,数千名观众有的步行,有的乘车,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玛雅人的风筝很特别:它的直径长达三米至六米不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需要四五个小伙子合作才能放上天空;这些风筝上绘有各种图画,大多为圆形,如同一把撑开的大伞;在风筝上部还插有小旗。这一切,把风筝装饰得五彩缤纷,鲜艳夺目。

风筝节上,玛雅人和游人可以相互戏谑取笑。风筝放到天上大多为一小时,有的长达两小时。谁的风筝放得高,放得次数多(一般二、三次,很少能放四次),在空中不与其它风筝相撞,降落时不挂到树上,落地后又完整无损,谁就是优胜者。

风筝寄哀思

放风筝的活动,有时是在乡村公墓的一片草地上进行的。这是为了悼念死者,追思亲人,祝愿下一代平安健康。这个村庄同中美洲的许多地方一样,儿童死亡率仍然很高,疾病和饥饿常常夺去三分之一的五岁以下儿童的生命,因而这里的坟墓也就很多。每到风筝节,坟墓上都放满了用金盏花和松柏枝做成的花圈。

风筝做媒人

风筝节又是未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挑选意中人的美好日子。玛雅青年男女平时不能随便交往,以免引起流言蜚语,触犯禁令。在一般情况下,小伙子早出晚归,在玉米种植园里干活;姑娘的生活圈子则局限在家里、市场和教堂三个地方。只有风筝节期间解除了禁令,青年男女才能充分利用这个相识的机会,表达爱慕之情。小伙子尤其需要显示自己制作风筝的高超艺术和放风筝的娴熟技能。如果谁能成为风筝节的优胜者,他就会得到许多姑娘的爱慕。这样,风筝便成了玛雅青年男女相爱的“介绍人”。

风筝表心愿

小伙子为了在风筝节上赢得姑娘的心,往往在节前五至七周就动手制作风筝了。本世纪初,他们做的风筝并不太大,一般直径不超过半米。大约三十年前,有人做了个直径一点二米的风筝,并在风筝节上获得了成功。此后,风筝越做越大。到四十年代末,巧手们已能做出直径四米多的大风筝了。当然,风筝也不能太大。在风筝节的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风筝直径达八点五米,但是怎么也放不到空中去,终因分量太重而倒栽下来了。

玛雅人的风筝都具有一定的含义,风筝上的绘画更是如此。例如,有的画着一个身穿玛雅人传统服装的少女,有的画着一对年轻的恋人。大多数风筝画的题材,是象征结婚典礼的玫瑰花,或者是反映家庭生活、生儿育女的;家兔意味着多子多女,鸽子象征着爱情和友谊,苍鹰和老虎则体现风筝制作者的勇猛、顽强和坚毅的性格。

每年11月头两天,在圣地亚哥萨卡杰别开斯村的上空飘动着几十个大风筝,它们争奇斗妍,相映成趣。不仅使人赏心悦目,也寄托着玛雅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谈金铠摘自1980年第3期《拉丁美洲丛刊》)

(题图:刘孝沅)

猜你喜欢

玛雅人玛雅男女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失落的玛雅文明
神秘的玛雅密码
探寻玛雅文化遗址
“意式”男女的街头时髦选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
玛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