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一千零一夜》

1981-01-01王瑞琴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1年3期
关键词:神灯阿拉伯

王瑞琴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流畅生动的语言,神奇美妙的幻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到目前为止,在阿拉伯文学中,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流传得象它那样广泛。

《一千零一夜》中译本有的译为《天方夜谭》。“天方”来源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内的“克尔白天房”的误音,“夜谭”是指阿拉伯人喜欢夜间讲故事。我国古时称阿拉伯国家为“大食国”,明朝以后改称“天方国”,所以后来把《一千零一夜》译为《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是一部中近东广大民间艺人、文人学士在几百年间收集加工的民间故事集。其中包括格言、谚语、寓言、童话、恋爱故事、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涉及的人物很广,上有皇帝、国王、大臣、哈里发,下有鞋匠、渔夫、农民、脚夫、童仆奴婢,以及妖魔鬼怪、天仙精灵等。笔墨所至,天南地北、陆地海洋,全面地反映了中世纪中近东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特别是埃及人民的生活。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研究阿拉伯古代社会史的参考资料。

《一千零一夜》的最初编者已不可考。从这部作品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民族精神、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它的高度艺术水平来看,最初出现的时间当不会早于阿拉伯帝国形成之时的八世纪。这是阿拉伯历史上较重要的时期。阿拉伯帝国在这时最后形成,它的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经典《古兰经》业已编成,并已成为统治阶级驾驭万民的有力工具。九世纪前后,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大规模对外扩张已经停止,人民生活稳定,贸易兴旺,市场繁荣,俨然一派升平景象。帝国经济得到了发展,文化艺术生活也随之活跃起来。同时,阿拉伯固有的文化受到了被征服民族(如波斯、科普特、腓尼基)文化的影响,并在吸收希腊、罗马和印度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阿拉伯新文化。新文化的出现,导致了民间文学的繁荣,特别是阿拉伯民族的民间文艺“说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说书人不仅受到群众的欢迎,而且被召进王宫为哈里发说唱。为博得群众的称赞和哈里发的欢心,他们不断编些新奇古怪、精彩生动的故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大多数属于这种说唱文学。

《一千零一夜》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古波斯文的《一千个故事》译成阿拉伯文的。这一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它提供了《一千零一夜》的基本情节和脉络以及主要的男女角色(包括讲故事的山鲁德佐王后)的名字。第二部分是在伊拉克编写的关于黑衣大食的故事。第三部分是关于曼麦鲁克王朝(1250——1517年,也称奴隶王朝)的故事;这部分比重较大,主要是讲从1440到1550一百年间埃及的风土人情。

关于《一千零一夜》成书过程的下限,人们根据书中提供的有关资料探讨,认为在十六世纪中叶。此时阿拉伯帝国灭亡已有四个世纪。

《一千零一夜》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地流传下来,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读物,主要是因为它有不少篇幅刻画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纯朴善良的品质。例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巴格达窃贼》等的主人公都是一些贫苦无告的劳动群众。他们正直善良,纯朴刚毅,最后都得到了好的结局,这就是书中常提到的“善有善报”。《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主人公是一个贫困的樵夫,他得到了宝库,但不据为已有,而把一半财物送给了帮助他战胜强盗的女仆美加娜。《阿拉丁和神灯》的主人公是个裁缝的儿子,后因得到神灯,被招为驸马。他不忘穷人,经常接济他们,因此当魔术师把神灯和公主抢走后,老百姓都来帮助他,最后终于打败魔术师救出公主,夺回神灯。《巴格达窃贼》的主人公虽是个“贼”,但是读了整个故事,人们就会知道,他非但不是贼,而且是个十分善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英雄。他为了帮助国王被阴险狡黠的宰相用魔法变成小狗。但他从不屈服,历尽艰险,盗来佛眼,获得飞毯,救了国王,处决了宰相。当国王为了感谢而封他为宰相时,他却在举国欢腾中驾着飞毯悄然离去。

《一千零一夜》中有许多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和凶狠残暴,以饱蘸同情的笔触描述了下层人民的穷困生活。如《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使人目睹国王杀了与人私通的王后以后,竟然残酷到每夜要宰相捉一个少女来供他寻欢作乐,翌日清晨再把她处死。这样,他把城里的少女几乎都杀光了,闹得全国一片恐怖。

书中有不少故事描写了宫廷和朝臣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与劳动人民饱受欺凌的困苦生活。这些故事是带有浓厚奴隶制色彩的封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必然引起人民的不满。《一千零一夜》里不少故事歌颂了奴隶的机智勇敢,从侧面反映了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代表了当时人民反对压迫的精神。

《一千零一夜》中还有很多爱情故事,歌颂了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忠贞,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还有不少人与神恋爱的故事,描写了青年人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情节曲折生动,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另外,《一千零一夜》中还有不少经商和航海冒险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世纪阿拉伯地区商业贸易繁荣昌盛的景象,了解阿拉伯国家在很早以前就与中国、印度以及欧洲国家进行贸易交往的情况。我们还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关于当时社会风尚、生活习惯、民族性格、世态人情、道德精神、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应该指出,《一千零一夜》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分不开的。在中世纪,伊斯兰教是阿拉伯社会的精神和政治支柱,它以绝对权威主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书中几乎每个故事都带有宗教色彩,充满说教气味。这些东西无疑削弱了它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此外,作品中还有一些贬低妇女、歌颂金钱万能、宣扬享乐思想的故事或情节,这不能不说是它的糟粕。

《一千零一夜》早在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就被带回欧洲,对欧洲的文学、绘画、音乐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及莫扎特、瓦格纳、圣·桑、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等均可见其影响。

《一千零一夜》在二十世纪初叶传入我国,最初是用古文译出,后逐渐改为白话文,译本很多,大都是从英文或日文转译的,有些已失去原作的面貌,纳训同志根据1927年在黎巴嫩贝鲁特卡托里克书店出版的阿拉伯文五卷本翻译的,是目前我国流传最广的译本。

(摘自1981年第3期《世界知识》)

(题图:沈云瑞)

猜你喜欢

神灯阿拉伯
许愿神灯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阿拉伯国家宣布举办男装秀
神灯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幸福
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
旅人与神灯
阿拉伯学生汉语近义词习得偏误及教学模式研究
愿望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