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歌德故居看歌德为人

1981-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1年3期
关键词:木椅蒂娜歌德

古 拙

德意志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离开人间已经将近一个半世纪了。一百多年来,世界人民一直缅怀这位文化伟人。前往魏玛瞻仰歌德故居的人络绎不绝,每年以数十万计。

来到魏玛弗劳恩波兰的歌德故居门前,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门框两侧的水泥花饰。从门楼上垂下的两条花链把大门装饰得十分古雅。门楣上方镌刻的文字说明:这座楼房建造于1709年;歌德从1782年初夏起赁居此地,在这里居住了近五十年。

步入歌德故居的大门,便可以看到当年的厨房和家人的住屋。向右拐,穿过一扇玻璃门,则是楼梯间。这房间布置得十分雅致,天花板上画着希腊彩虹女神爱利斯。女神身后,一条五彩长虹横贯碧空,衬托得洒脱优美。室内还陈列着多幅名画和一些雕塑。走过这个房间便是大餐室。它的对面是小餐室。小餐室左侧的靠椅上还铺设着歌德夫人克利斯蒂娜亲手绣制的双面靠垫。宽敞明亮的前楼内,有大收藏室、半身塑像室、陶器室、克利斯蒂娜卧室等。各室中分别放置着高大的玻璃橱、别致的雕像架、精美的收藏匣和从上到下都是小抽屉的收藏柜,那里整齐地陈列着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珍奇罕见的收藏品,总数约达五万件。其中包括有关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物理学的标本五千多件,各种艺术品两万余件,以及许多精心保存的徽章和硬币。这些收藏物有的是绝无仅有的原作,有的是维妙维肖的仿制品,它们都凝聚着歌德生前滴滴心血,所以他在遗言中谆谆叮嘱后人务必妥善保存这些珍品:“这些东西并不是我随随便便地收集起来的,而是按照我自己所受的系统教育,有计划、有意识地收藏的。从每一件物品上我都学到了东西。这就说明,歌德曾经是何等如饥似渴地探索过各方面的知识。

歌德图书馆仍按主人在世时一样摆设。这里有他精心收藏的6,500多册图书,还配有一套完整的书目。临窗安放着一套简陋的桌椅。馆内窗明几净,确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那么,歌德的卧室和工作间在那儿呢?这个问题还是用歌德本人的话来作答吧:“与公爵的意思相反,我使用这所房子,首先不是为着生活得舒适,而是为着传播艺术与科学。”歌德把自己的卧室和工作室都安排在较狭窄的后楼。

走进工作室,淡绿的色调首先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墙上并无一幅绘画或照片。整个房间布置得朴实无华。书桌上整齐地放着湿度计、绘图工具和放大镜等。歌德看书用的一个小小支架既方便阅读,又是美观的装饰品。宽大的写字台设计得实用而有特色,台面的两边各树着一个别致的小书橱。1831年以后,歌德曾把他的《浮士德》手稿放在这小书橱内。这部巨著是歌德60年血汗的结晶。它塑造了一个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形象,讴歌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歌德卧室的特色也是小而简朴。唯一的窗子向花园敞开。墙上挂着一些地质学和声学的图表以及温度计、晴雨表和一个灯伞。一张床、一个极小的方桌和一把矮脚靠背木椅,便是室内的全部家具了。1832年3月22日中午,82岁高龄的歌德就是坐在这张木椅上静静地与世长辞的。目睹这朴素的陈设,人们不由得忆起歌德生前与埃克曼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说:“华丽的住屋和高贵的家具可以说是给那些根本没有、也不想有头脑的人预备的。一切涉及舒适的事宜都与我的天性相违背。您在我的房间里找不到沙发,我总是爱坐那张老式的木椅。舒适豪华的陈设会扰乱我的思维,使我陷入一种迟钝怠惰的状态。”

这段话是多么耐人寻味啊!这位伟人的思想深邃明睿。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灿烂不朽。

(摘自1981年第1期《世界知识》)

猜你喜欢

木椅蒂娜歌德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树下木椅上读书
中外画家笔下的人与乐器
晚年的歌德
挂在秋天的窗户
挂在秋天的窗户
山坡下的小木椅
外公的木椅
渔屋吟诗
我要歌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