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增强记忆力?。

1981-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1年1期
关键词:记忆法记忆力注意力

庞 达

谁都希望自己具有聪明的头脑和良好的记忆力。一般认为,好的记忆力应符合这样一些标准:一、记忆敏捷、快速;二、记得准确无误;三、记得牢固扎实;四、善于在必要时很快从记忆中抽取当前所需要的事物,这就是记忆的备用性。

怎样增强记忆力呢?

第一,充分理解,明确意义。要想记得,必先懂得。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背诵某种文字,还只不过是凭着机械识记的方式记忆某种符号而已。这种死记硬背,对自己智力的发展并无益处。当然,某些情况下还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如记电话号码、人名地名等,但这也是有窍门可寻的。对于成年人来说,大量的事物还是要借助于理解记忆,切忌“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理解记忆有许多具体方法,如:①先粗读,后精读,抓住论点,找出论据,随之揭露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牢记要义;②把材料同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归入一定的知识系统中;③理论结合实际,把间接的理性材料,同个人感性的、直接的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便于掌握、为我所用。

第二,热爱工作,培养兴趣。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浓厚而强烈的兴趣。所谓兴趣,实际上就是人对一定对象的特别注意力。真正有效果的兴趣,会使人废寝忘食,乐此不疲,欲罢不能,鼓舞人们去积极追求理想的实现与满足。一切创造者的兴趣都是浓厚的。有的人除了有个人的特殊的兴趣,还有十分广泛的兴趣。马克思在回答女儿劳拉的问题时说得很清楚,他所喜欢的工作是咀嚼书本,他所心爱的箴言是“人类的一切对我都不生疏。”可见他的兴趣是十分广阔的。学习没有兴趣就学不进去,根本谈不上记得牢了。

第三,经常复习,讲求方法。复习是增强记忆的基本手段。“温故”可以达到“知新”,亦可巩固记忆。马克思的记忆是很强的,但他仍然有经常翻阅笔记的良好习惯。复习的方法应多样化。一般说来,集中复习的效果不如分散复习好。这同单调刺激物多次作用于脑一样,很快就引起脑的保护性抑制。

有人将记忆的方法总结出了十数种,它们是:①首次强烈印象记忆法;②眼耳手脑并用记忆法;③发掘特征记忆法;④小结归类回忆法;⑤轮廓骨架梗概记忆法;⑥选择记忆法;⑦自编提纲网络记忆法;⑧分段交替间隔记忆法;⑨列表对比记忆法;⑩争论记忆法;⑾改错记忆法;⑿趣味记忆法;⒀其他:做卡片、札记、笔录、题录,火花速记,资料剪辑,讲课,翻译,写文章,备忘录,案头记事板,录音带等。

第四,集中注意,劳逸结合。注意力不集中,是记忆的大敌。学习时不仅应专心致志,心毋二用,摒除一切杂念,排除一切干扰;而且应当姿势端正,不要躺在床上或倚在沙发上学习,那样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抑制而进入睡眠状态。

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疲劳。古人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式,虽可集中注意力,但会引起精神过度疲劳。这种方法不足取。因为那样学习效率会大大减低。实践证明:人们对于同一事物高度集中注意的时间是有限度的。一般中小学生为半小时到一小时,成人为一个半小时。因而在连续学习一个半小时左右,要适当活动一下,或换学另一种材料,以新的注意代替已经疲劳了的注意。

第五,锻炼身体,身心健康。要想学习好,记得牢,必须身体健康,心理(精神)也健康。即除了有健全的体格外,还要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这样就会常常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而不至于一遇挫折,就心烦意懒,意志消沉,到头来一事无成。维护身体健康,除了锻炼以外,还需适当注意营养,倘条件许可,可多补充些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含磷脂的食物(如动物脑子、蛋类等),营养丰富,体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当然也多,这就为记忆提供优厚的物质基础。如果有了神经衰弱一类妨碍记忆的疾病,不必紧张、焦虑,可以在体育锻炼、精神调摄的同时,适当进行药物治疗。

(摘自1980年第8期《新华日报通讯》)

猜你喜欢

记忆法记忆力注意力
“笨苹果”的单词记忆法
让注意力“飞”回来
你的记忆力好吗
非凡的记忆力等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超强记忆力
测测你的记忆力
阅读理解两则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