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愿做第一次吃螃蟹的人”

1979-08-20宋文郁程恩瑞

中国青年 1979年10期
关键词:车间主任民主选举小孙

宋文郁 程恩瑞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鲁迅

“毛遂自荐”引起的风波

1978年12月中旬的一天,云南省摩托车厂的工代会上,代表们认真学习邓副主席在工会“九大”的致词,热烈讨论制定本厂民主选举车间主任的选举办法。群情激昂,兴高彩烈:

“中国早就该走这一步!”

“四个现代化有希望了。”

“我们工人真正当家做主了。”

“候选人不能由上面指定,要由我们工人自己提名。谁能当主任,我们工人最清楚。”

“自己也可以报名。”

“要号召敢于为四化承担重任的人站出来!”……

第二天,正式报名。厂工会主席黄彩莲还没上楼,就看见有人在办公室门口等她。头一个是生产科的董志新,他早就对老黄说过,他要报名到工模车间当车间主任的候选人,现在正式报名来了。紧接着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黄师傅,我也报名当候选人,参加铸工车间的选举。”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激动,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老黄一下子愣住了:原来是平常一声不响的青年车工孙燕。她想,这小伙子的精神确实值得钦佩,可是厂里生产任务这样重,万一选上了不能胜任怎么办?党总支副书记兼副厂长王本志说:“不要紧,放手让群众选吧,生产实在上不去,到时候我们去蹲点嘛!”老黄笑了:“好,就要你这句话。”

孙燕就是这样突然地站出来了。他自己报名当铸工车间主任候选人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顿时传遍了全厂。在铸工车间,更是群情沸腾,赞成的,反对的,针锋相对,阵线分明。

有些工人找到小孙说:“好样的,我们支持你。”还有的说:“要选上你当车间主任,我就是抱病也来上班。”

可也有不少人说:“孙燕要能当车间主任,我们全厂职工人人都能当。”有人讽刺说:“这小伙子太狂妄了”,“想捞个官儿当”。有人甚至说什么“孙燕就是想拉拢一批人搞垮铸工车间”。“当车间主任可不是好玩的,在南斯拉夫,车间主任玩忽职守,那是要上断头台的。”……

就连孙燕的母亲、姐姐、哥哥得知此事,也不赞成,极力劝小孙别去当车间主任。

那么,孙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放着车工不当,偏偏要毛遂自荐到艰苦的铸工车间去当车间主任候选人呢?

“我的理想是当企业管理家”

孙燕今年二十六岁,细高个子,眉宇间流露出青年人特有的朝气和自信。他爱独立思考,性格倔强,厌恶阿谀奉承、随波逐流。他在动乱的年代成长,在思考中立志。

1970年,他初中毕业入厂后,分在铸工车间,面对苦、脏、累、乱,感到工作单调、乏味、无聊。他曾想搞点技术革新,不仅得不到支持,

还有人讽刺他是异想天开,瞎胡闹。那几年,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今天抓这个“阶级斗争新动向”,明天又说那个“别有用心”,好象无产阶级专政总要整一批人似的。这难道叫革命吗?他不理解,看不惯。他不以当时流行的“先进”为准则,但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苦恼和无聊终日伴随着他,甚至用喝酒来暂时排解烦恼。

有一次,他无意中走进了省图书馆。在一本杂志上,他看到了关于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介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个哥白尼,感到很有趣。从此以后,他常来图书馆看书。

看书,成为他生活的转折点;知识,使他冲破愚昧的浓雾,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进得多的世界。在那少得可怜的一些外国科技杂志和书籍里,他看到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情:日本的一种手扶拖拉机,可以在田埂上掉转头;英国的手扶拖拉机只有二十二公斤,轻巧得一只手可以提起来。在美国的一个大学里,设有搬运系,专门研究搬运的规律……在惊讶之余,孙燕想到了我们自己,面对低下的生产力,我们不是设法改变它,反以笨重的体力劳动为光荣,这是为什么?是我国人民不愿改变吗?不是。是我国人民笨,无能力改变吗?也不是。唱不完的高调与严酷的现实,在这个还带有稚气的青年的心灵里,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甚至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要不,我们为什么老这么落后呢?

思索,特别是对重大问题的思索,是青年人的特点。在思考过程中,可能会暂时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更多的却会在思考中探索到真理。

一天,孙燕把自己的看法和苦闷,告诉了在农村插队的哥哥。哥哥没有责怪他,而是亲切地对他说:“你应该去插队,了解一下农民的过去和现在。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你要学点马列,懂得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孙燕从小很敬重这位哥哥,尽管自己过去最厌烦“政治”,但从那次谈话以后,小孙果真开始读马列了。他看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资本论》的一些章节,还看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主席的其他一些书。革命导师向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他恍然大悟:原来马列主义是一门科学!在此以前,他还一直认为“政治”是任人玩弄的权术呢。如今,他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一种客观规律。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没有人家发展快呢?人民并不满足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病,但还不如资本主义社会发达的国家!

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却从一部小说中受到了启发。那是一本我们许多人都看过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宁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党团员的英雄形象深深感动了他:他们在战场上是英雄,在生产上是标兵;他们对生产中的失职犹如对战场上的胆怯一样,毫不宽恕。有一个叫费定的共青团员,因违反操作规程,折断了一根从外国买来的贵重钻头,车间主任主张开除费定,团组织却袒护他。保尔支持车间主任的意见。他说:老工人们说,过去我们为资本家干活都是兢兢业业,现在为自己干活,出了这种事是无法原谅的。费定被开除了团籍。这段故事象一盏灯,驱散了孙燕心灵上的疑团,他那紧锁的双眉舒展了。啊!这才是共产党对待经济建设的态度!可在我们这里,只抓“阶级斗争”,不抓经济建设,别说是折断一根钻头,折断十根、百根,损失上万元,又有谁来过问呢?结果就形成有人混,有人捞,有人靠“政治运动”吃饭。难怪我们国家的生产不能发展,社会不能前进!“我无力阻止别人,可有权指挥自己。”一定要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决心当一个企业管理家。

当个企业管理家!这个与众不同的理想在当时是多么难能可贵啊!确立这个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怕舆论压力的勇气。小孙跨过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高度,他第一次认识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从此,小孙开始了刻苦的学习。学数学,学物理,学制图,学管理,学政治。“不把暂时当永久”,小孙相信他所学的知识终归有一天会用得上,当企业管理家的理想也一定能实现。

粉碎“四人帮”后,他常常和好友董志新一起谈四化、谈改革,直到深夜。有一次他俩,一起去看电影《沸腾的生活》,简直被主人公科曼迷住了,觉得科曼太可爱了,连走路的样子也是好看的。盼望着有那么一天,他们也能象科曼·米哈依那样大干一场。

这一天终于来了,摩托车厂要民主选举车间主任了。听到这个消息,孙燕激动得几夜没睡好觉:“我要报名!”不料却遭到家里的反对。妈妈说:现在的干部不好当,你好好当个工人就行了。大姐说:你这么年轻,你知道与落选干部怎么相处?大哥更激烈,他说:“不能象有些人在文化大革命中那样瞎胡闹。”亲人们最担心的是,怕小孙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

“不!这绝不是瞎胡闹。”小孙认为,这是民主,只有民主之花才能结出现代化之果。风险有什么可怕,没有风浪不是真正的生活。孙燕勇敢地报了名。

群众意愿的胜利

民主选举在大多数工人看来,它犹如红宝石一样放射出熠熠光芒,蕴藏着推动四化的巨大力量。然而,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看它的角度不同,对它的光芒的感受也不一样。色盲的人则看不见它那耀眼的红光,在那“春来冰不消”,怀有偏见的人眼里,红光竟成了鬼火。

工模车间第一个试点。新华社报道董志新毛遂自荐当选为车间主任的消息后,有人说,什么毛遂自荐,什么“竞选”演说,把资本主义那一套全搬来了。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历来是党来任命的车间主任,现在要让群众自己选,选上谁就是谁,把党员选掉了,这能叫社会主义民主吗?铸工车间是第二个试点。从孙燕自荐到正式选举的近二十天里,车间内外,也是众说纷纭。

“你不是党员,为什么要当车间主任?”

孙燕说:“搞四化,不光是党团员的事,每个工人都有责任。”

“你这么年轻,能把一个车间搞好吗?”

“杜丘三十四岁能当东京都的检察官,我都二十五岁了,还不能当个小小的车间主任?!”

“连个团员也不是,能带领我们干社会主义吗?”

“我不是党团员,不等于我不信仰马列主义,我只不过不把信仰当作宗教和迷信。马列主义是一门科学。是不是真懂马列主义,是不是真干社会主义,不能看谁的革命口号喊得响,要靠实践来检验。”

看来孙燕要当车间主任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去年他已调到金工车间当车工,为什么要到条件较差、矛盾最多的铸工车间去当主任呢?孙燕说:“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环境决定人们的思想。我在那里工作了七年,对那里最了解。那里的条件很差,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最多。但是,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改变的,一个年轻人,对你不满意的环境应该去改变它,而不是避开它。”

元月九日下午,铸工车间进行正式选举,厂领导来了,其他车间的工人也纷纷前来观看,车间内外挤满了人。

孙燕首先发表演说。他主要讲了他为什么要当车间主任和今后怎样把车间生产搞上去。他说: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劳动,不搞特殊化;要团结全车间的工人,不能把“坏人坏事”扩大化;坚持按劳分配,加强经济管理。

孙燕最后说:“我们有一堂好课,就是民主生活会;有位好老师,就是群众。群众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又能从各条岔道上把我们引上正路……”

话音刚落,原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霍地站起来说:“我今天要投自己一票,这一票不是为了我要当主任,而是要说明我们过去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他那础咄逼人的语气,使得本来就不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更加紧张起来。这一句话,不仅是对孙燕讲话的反驳,而且是对民主选举本身的否定。冷水泼不灭立志改革的人们的热情。选举按计划继续进行。接着又有一两个同志向孙燕提了一些问题,小孙一一作了回答,然后开始无记名投票。全车间参加选举的有三十二人,孙燕以十九票当选为车间主任。厂长当场宣布选举有效,给他带上了大红花,车间顿时一片欢腾。

按照厂工代会通过的选举法规定,车间副主任候选人,由新当选的主任提名,经群众无记名投票产生。提谁?这是摆在新主任面前的头一个难题。原车间主任(兼支部书记)落选后就表示,要当就当正的,不当副的。究竟提谁合适呢?孙燕摆脱了原有的成见,抛开了个人的恩怨,考虑让一位原车间副主任、党支部委员做副主任的候选人。他觉得这样做有利于团结,有利于今后车间的工作。第二天中午,孙燕端着饭碗,满腔热情地来到这位同志家里,恳切地说:“老师傅,咱们一块工作吧!”不料对方却摇摇头,冷淡地说:“不行,不行,年轻人自己大胆干吧!”这一句冷冰冰的话,几乎使小孙打了个寒战。年轻人啊,当你报名时,可曾想到今后道路的坎坷?!等待你的不会是鲜花和地毯,而是“草地和雪山”。

党总支书记兼厂长李继善同志,多次找这位党员同志谈心,希望他对民主选举要有正确的认识,支持孙燕的工作。老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民主选举车间主任,这是邓副主席讲的,也是群众的愿望,势在必行。为了实现四化,就是要把肯学习、懂生产、有干劲的人选到领导岗位上来。将来发展到选举厂一级干部时,如果我落选,就去当工人,还要热情支持新厂长,绝无怨言。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不能纠缠个人得失。”可是,那位党员同志就是想不通,他说:“我跟他合不来。我坚决不干,就是开除我的党籍也不干。”

孙燕说,思想不通可以等待。我也不再提副主任候选人了,干脆放手让群众选,选上谁是谁。二十四岁的青工杨小辉对这件事颇感不平。他想,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这样对待党的事业!?支不支持孙燕,这不是孙燕个人问题。我们是民主选举的试点,不支持群众选举的新主任把工作搞好,别人会说是民主选举的失败,那我是坚决不能同意的。小杨平时很爱学习,肯钻研技术,经过一番思考,也象孙燕那样站出来了:“我报名!”经过群众酝酿、选举,杨小辉当选为车间副主任

民主选举胜利了。人们拍手称快,这是群众意志和愿望的胜利。

上任之后

孙燕上任了。

如果说民主选举是经历了一场尖锐的思想斗争的话,那么新选的主任上台后的斗争就更加复杂、激烈。

不少人热诚欢迎孙燕上任,希望他按照三中全会的精神大刀阔斧地改革,有些人则认为新主任最好依旧按照老的路子走。至于要看看

新主任的笑话,甚至希望他垮台,自己出来收拾局面的,也有人在,三个月后见分晓嘛!

小孙深知,新干部上来要站住脚,先要拿出以身作则的样子来。“看我的”,“跟我来”,象连队干部带兵打仗一样,孙燕带头苦干,哪里活重,他冲到那里。每天早来晚归,常常忙到深夜。两个膝盖累肿了,蹲不下去,他仍坚持干,一扫过去有些车间干部劳动不带头的情况。工人们喷喷称赞说,群众选的主任就是不一样。不赞成甚至反对孙燕的人则说,谁让他自己报了名,不苦也没法。不过他们毕竟不得不承认小孙自身的确干得不错。孙燕站住了脚跟,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抓改革了。

车间里的事千头万绪,究竟先抓什么?孙燕头一条就是抓科学管理,要坚决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孙燕和小杨从配砂直到浇铸成品,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摸,发现人们没有固定的分工,没有明确的责任,每天上班,象农村生产队一样派活,要干啥都干啥,干完回家。个别人为了图省事,在装箱时有意装得不够质量,浇铸后便成为废品,清砂时特别省劲儿,一锤打烂了事。结果是废品多、工效低。“这成什么话?非彻底改革不可!”孙燕和小杨决心要动大手术。

正巧这时厂部下达了生产三百只曲轴箱体的任务。“好!咱就从这里开刀!”孙燕大胆地提出:劳动重新组织,每个人要有固定的分工,明确质量要求,要计算成品工时,奖罚要分明,而且整个工效还要提高一倍。

“乱弹琴,从来没见过这样搞法!”车间里一下子炸了。改革遇到了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的强烈抵制。党支部书记说,这些要求太高,办不到。有的党员不愿分工专干清砂等重活,有的落选干部过去不钻技术,分他什么都不会干,有的甚至说,你孙燕不党不团说话等于零。难啊,习惯势力的确是可怕的。可是,孙燕在这些压力面前,毫不退缩,他根据“选举试行办法”的规定,车间主任有权改组本车间劳动组合,有管理生产的一切权力,排除阻力,坚持改革。斗争是不会止息的。支部书记分工负责烤泥芯,孙燕发现烤得成色不足,如去浇铸就要产生气泡,造成废品。小孙心里一惊,真没想到斗争会这么复杂。他赶紧和另一个工人连续加了两个夜班,把所有不合格的泥芯重新烤到合乎标准为止,这才避免了大量废品。最后结果是,工效提高了一倍多,废品率降低23.7%。孙燕第一次尝到了经过艰苦斗争取得改革成果的甜头,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

孙燕抓赏罚分明,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斗争相当激烈。一次,有个五级工,由于疏忽大意,在配砂时违反了配方规定,把1%的桐油、糊精,弄成了10%,结果一号泥芯在烤型时全部炸裂,二号泥芯流入下道工序,浇铸的十八只产品全部报废,共损失八百多元。孙燕经过调查,确认这是责任事故,坚决按奖惩制度处理。对这个五级工除停发本月奖金外,还要他赔偿一定比例的损失;自己作为车间主任未及时发现,也要扣除部分岗位津贴。许多工人都认为这样公平合理。

可是,车间代理支部书记却坚决反对,他振振有词地说:“这个同志,是个老同志,又是个党员,文化也低,车间领导也不是没有责任,算啦,算啦!过去比这严重的损失也未处理嘛!”车间里有的党团员也是这个看法。孙燕一听,感到格外恼火:这是什么逻辑!文化低,技术员上课为什么不去听?!老同志更应严格要求。不作任何处理,空讲车间领导也有责任,不扣你代理支书一文岗位津贴,这种廉价地承担责任不值分毫。至于说和过去的事故比,更使小孙感到痛心:去年浇铸的五百多个变速箱体,全部报废。接着,由于操作不严格遵守技术规程,浇铸的一千多个汽缸体也都报废,至今还象小山一样堆在车间后面,不了了之,浪费了多少国家资财和工人的辛勤劳动!这种事情不能再重演了。这次事故虽不算太大,但一定坚持按原则办,才能从中吸取教训。不少工人都很赞赏小孙的原则精神。

孙燕和小杨与代理支部书记为这件事辩论了好几次,不能统一,只好分别向厂里打报告。厂里支持了孙燕和小杨的意见,决定扣除车间

主任和代理支部书记的岗位津贴20%,对那个五级工,除停发本月奖金外,还赔偿事故损失费的2%。孙燕深深感到,传统思想、习惯势力是多么顽固,在改革中每迈出一步是何等艰难啊。

几个月过去了。孙燕不仅没有垮台,而且在改革管理上跨出了几步。铸工车间出现新气象,产品大幅度增长,今年头两个月就完成一九七九年上半年总产值的95.3%,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原先一些没有投孙燕票的人,看到小孙这样埋头苦干,认真负责,也积极支持他的工作了。技术员小朱说:“选举时我虽没投他的票,但看到他是在真干社会主义,我就大力支持他。”然而,那些囿于传统思想的偏见或是触及个人的地位和利害关系的人,却对这些新气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总觉得孙燕搞的那一套横不是鼻子竖不是眼,生拉硬拽要把小孙纳入他们认为“正确”的轨道上来。

一次,孙燕组织车间技术员小朱给大家上技术课,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来听,故意晾了台。另一次,孙燕要推广一个小青工钻研技术和产品百分之百合格的经验,又遭到这一部分人的抵制,还扬言说,这个青工过去爱喝酒,调皮捣蛋,不批他就是好的。这两件事引起了小孙的深思:该表扬的不让表扬,该罚的不让罚,该搞的不让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一回,代理支部书记以教训的口吻说:“小孙啊,为什么有的党员、团员不支持你?想过没有?看来你对‘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还不明确啊!”孙燕听了,一下子恍然大悟,车间里发生的那些怪现象全都串起来了。原来他们在全党工作重点已经转移的今天,思想保守、僵化,跟不上形势,仍然坚持和维护以“阶级斗争为纲”。孙燕越想越觉得自己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工人,以生产为中心,是正确的。任凭风吹雨打,我行我素。

孙燕不肯就范,更加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正在孕育着。在一次车间班组长会上,孙燕因生产任务很紧,建议党团员发挥模范作用。一个党员立即气势汹汹地质问:“我没听到党总支号召,也没听到党支部号召,你算老几?”特别是当一股怀疑三中全会精神的冷风吹来时,对民主选举车间主任的指责,一时又甚嚣尘上:“民主选举把工厂都给搞乱套了。”车间内外有些人公然说孙燕这些人当选主任,是“二流子政权”,是“颠复无产阶级政权”……

阵阵冷风,吓人的大帽子,劈头盖脑而来。就连和孙燕一块热心选举和改革的伙伴,也感到压力实在太大了,担心会揪他的“辫子”。年轻的孙燕却显得格外冷静,他对伙伴说:“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实在太深了,我似乎听到复辟倒退之声。我逐条逐条地检查了自己上任以来的言行,没有错!至多有时方法不当,简单急躁……”他顽强地顶着压力理直气壮地继续往前走。

技术员小朱看到孙燕处境艰难,好心地劝他:“你不当这个主任,随便苦苦,单项奖比现在主任岗位津贴拿得多。要钻技术可当技术员,要当标兵可当标兵,要入党也有希望,还不用出这么多力,旱涝保收,安全系数比现在大得多。看你现在,何苦呢?”

孙燕听了,苦笑了一下说:“中国的建设老是上不去,就是因为这样考虑问题的人太多了。我还是立志改革,这个初衷不变。没什么了不起,最多‘劳改几年。为了四化,为了改革,我宁愿做第一次吃螃蟹的人。”

车间里要改革的事还很多,涉及的面又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困难和阻力是可以想见的。严峻的考验还在继续着。孙燕却象一只勇敢的海燕,搏风击雨,迅猛挺进。

作者附记:亲爱的读者,读完这篇通讯,你们一定很想知道云南省摩托车厂全厂民主选举车间主任的情况和当前的生产情况吧?到三月中旬,全厂六个车间全部选完。原车间主任当选的有三人,从工人中新选出的主任有三人。全厂通过民主选举车间主任,生产大幅度增长:今年一至八月,全厂出厂三轮摩托车二百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3%。

孙燕所在的铸工车间,更为突出,今年一至八月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61.5%。九月初已经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现在他们已提前跨入了1980年。

猜你喜欢

车间主任民主选举小孙
山旮旯里的“车间主任”
师傅教学徒
姊妹鞋
兰州市绣河沿回汉聚居区民主选举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地位、政治关注、政府信任与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投票参与——一项来自CGSS2010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神秘号码
填表
浅谈生产车间主任应具备的安全控制力
捡的手机也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