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的创伤和劳动

1956-08-16项南

中国青年 1956年5期
关键词:省力业余作家

项南

青年,是文学艺术最热烈的爱好者。

青年,是社会主义文学的新生力量,作家的后备,扩大文学队伍的源泉。

青年,是一个人最有朝气、最有理想、最有上进心、感情丰富和精力充沛的时期。一切作家在青年时期写出的作品,那里面对于爱情的讴歌,对于黑暗势力的憎恨,常常表现得特别热烈、鲜明和动人,许许多多伟大的作家正是在青年时期走进文学的大厦里来的。普希金在23岁那年开始写“叶夫根尼·奥涅金”,法捷耶夫在25岁那年出版了“毁灭”,而藩萧霍夫在21岁那年就写完静静的顿河”第一卷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动摇”“幻灭”“追求”也都是在二十几岁或三十几岁的时候写成的。青年,确是对自己时代感受最敏锐的时期,才华焕发的时期,人生最宝贵的时期。

不过,从任何一位有才能的作家看来,他们的成就都不是侥幸得来的。

但是,从我们报纸刊物的读者来信里,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话:

“编辑同志,你知道我多么热爱写作啊!就是做梦也想着它,请告诉我吧,写作究竟有什么秘诀?”有的还在信纸后面缀上一句:“讲得愈详细愈好。”

有的干脆问“写作有什么捷径?”“有什么窍门?”问法不同,意思都一样,想走捷径,想走一条省力的、容易走的路。

当然,少花一点力气的事情,并不是没有的,不过,一个人如果真要做好一件事情,图省事是不行的,还没有动手就先盘算怎样才不费力的人,是一定要失败的。

要想走得远,就不能图省力。

从事文学创作也是这样。

有的人以为写东西是凭什么“灵感”“才气”,可以“一挥而就”的。这当然是一种误解。一切古典名著,读起来那样深刻动人,琅琅上口,并不是大作家“一挥而就”的,相反,愈是有成就的作家,愈懂得劳动的意义,正如磨剑愈磨愈光一样,功夫用得愈深,作品就会愈加成熟,所以他们每一篇作品总是改了又改,改到不能再改时为止。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他写东西总要改上八九遍。专家曾发现列夫·托尔斯泰有一篇论文竟有九十多种未定稿,比起这种对人民严肃负责的精神来,我们一些写了一遍就连看也不看马上把稿子发出的青年,就不能不感到有愧了。

有的人专门在模仿别人作品上下功夫,有的一下子就想写大作品,有的甚至专门抄袭别人的作品。这里边也许有很多原因,不过,想走捷径、图省力,

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这种人如果不是对作家的劳动不理解,至少也是把作家的劳动看简单了。

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模仿别人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许的,但是不能把模仿当作省力的法宝。我们不应当仅仅是一个只会踩别人脚印、只说别人说过的话的人。我们应当把文学大师们的一切长处继承下来,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为出具有自己思想、风格的作品来,这才叫创造性的劳动。

写大作品是没人反对的,现在,大作品实在太少了。问题是一个初学写作的人,要想写大作品是困难的,用业余时间来写大作品一般讲来也是有困难的,初学写作的人应当多写小文章。先写小文章,有了根底再写大作品并不迟。而且,文章小意义不一定小,谁能否认鲁迅那些战斗的杂支的伟大意义呢!

抄袭,这是窃取别人劳动成果的可耻行为。对于一贯抄袭别人作品的人,鬼才知道他脑子里想些什么,这种人你就批评他想当空头文学家,也说不到他的痛处,实在不值得去讲他。

不少青年常常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自已的作品赶快登出来。的确,一篇初作在报刊上果然登出来了,这是使人再快乐不过的了。不过,作品的发表,一不靠碰运气,二不靠牌头,它只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有些青年作者天真到这个程度,一篇文章匆匆写好,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寄给编辑部说:“我是新生力量,你们一定得给我发表。”有的甚至什么都不谈,一开头就写:“我今年二十岁,这是我的第一篇创作,我是新生……”这当然是对新生力量的一种误解。

在文学青年当中还有一个对待业余创作的态度问题。

一般作家都是经过业余创作的道路进入文学界的,这可见发展业余创作的重要。业余创作者,是源源补充和壮大作家行列最重要的源泉。参加最近召开的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的青年文学创作者,绝大部分都是从事业余创作的,就是明证。他们之中有工人、农民、军官、士兵、教师、记者、编辑、企业职员和机关干部。在这些生气勃勃的文学界的新战士当中,很多人是很有才能的,是可以指望成为优秀的作家,能够和我们的老战士——老作家一起并肩作战的。

不过,业余创作者可以成为作家,并不等于说凡业余副作者都能成为作家。

目前,在青年业余创作者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人还只是写了几篇作品,就急于脱离工作,脱离本身业务,要去当专业作家。想当专业作家的人,也许是真想当专业作家,也许像阿扎耶夫说的,这种人并不是想当作家,而是想早点过作家的生活。对于后一种人,当然没有什么可说的。对于真正想当专业作家的人,那么我们要说,这种愿望是很好的,不过,现在仍然应当坚持业余写作。为什么要坚持业余创作呢?因为第一、专业化,也就是意味着你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必须在现在的岗位上去积累。第二、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从事业余创作的人,并不是用几百几千的数字来计算的,而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那么,我们能叫这么多的人都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当专业作家吗?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安心下来吧!一切劳动和作家劳动一样,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一个业余创作者应当首先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又坚持业余写作。已经专业化了的作家,还要常常“下去”体验生活。我们生活在生活之中的人,为什么反而要去割断自己和生活的联系呢。有些人在从事业余创作的时候,写出过很好的作品,专业化以后反而写不出东西来,不正是过早脱离自己业务的结果吗?

刻苦劳动,深入生活,坚持业余创作,这是一切爱好文学艺术的青年、一切准备加入文学队伍的青年应当走的困难而又光荣的道路。

燃烧起美丽的理想的火炬,又丝毫不图侥幸的成功,那么,不管这条道路是怎样的崎岖和遥远,我们也一定能够走到。

我们热烈祝贺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的召开,因为这个会议将促进青年文学队伍的成长壮大,使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学获得新的成就和繁荣。

猜你喜欢

省力业余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顶端托管”增收省力省心
自动化养鸡 省力又高效
业余也疯狂
省时、省力、高效的2步法抛光工艺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