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各科课程

1953-08-17苏灵扬

中国青年 1953年8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功课祖国

苏灵扬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应该是有知识的人了,但在旧社会里,所得的知识却是残缺不全的。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事:一个高中学生,他或许对某一门课也还学得好,但另一门课却可以经常不及格而不以为奇,甚至反以为荣,说这就是“专门化”。(使我们遗憾的是很多大学生也是这样。)一个爱好理科的学生,他的几何题可以证得非常出色,物理也能考得很好,但他可以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能掌握,文章写不通,甚至写封信也是不清不楚,错别字连篇,你若是单从文字方面来看,那可能还达不到初中程度;而另外一个喜欢文科的学生呢,他的文章倒还通顺,对文学、艺术或历史、地理很感兴趣,但若询问他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时,却像一个小学生。这样的学生,我们能不能说他是有知识的人呢?严格说来是不能的,这只能被评判为知识的残废者,也许他的耳朵眼晴还灵便,但终究是一个缺胳膊断腿的人,而不是一个在知识上发育正常的健康的青年。这样的学生自然也很难成为真正的专门人才。

过去这种现象是谁造成的呢?自然不能由学生自己来负责。老实说,这类学生大都还是比较用功的学生呢。那么,这里就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阶级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旧教育制度所造成的。在封建社会里,老百姓没有上学的机会,侥幸上学的也只能读一本“千字文”或“百家姓”,绝大部分则连读“千字文”、“百家姓”的权利都没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是进了一步。资产阶级有时也提倡“普及”教育,但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来是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像一个人对付一辆纺车那么简单了,机器要复杂化多,因此,资本家必须让使用机器的人有一点文化,才能更好地供他剥削。资产阶级提倡学文化的真正目的就在这里。资产阶级提倡学文化的目的既然是这样,所以他们提倡一种“社会效用论”的反动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只要刚够用就成。若这种工业只要你有一些物埋知识,就可以作工,他就说你不需要再知道化学;他更不愿意你去注意历史、文学。资产阶级不愿意人民有更多的知识,为的是他们害怕人民知识一丰富就会觉醒过来,推翻他们的统治。他们因而也在教育制度上作了很多不合理的规定,使劳动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或只能受初等教育。自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受到较广泛的知识教育,那只是有钱缴费准备进大学的资产阶级的子弟,但即使是资产阶级的子弟,所受的教育也是片断的、脱离实际的。阶级社会使人的知识狭隘,它剥夺了学生获取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权利。

我们从现在美国的中学课程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点。美国的中学教育是很“专门化”,中学生必读的课程少到可怜的程度,九到十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只有三门,其他课程就实行选修。对于这点,甚至美国的一本小册子上也说:“这种制度像咖啡馆,学生可以在那里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食品,满足他的癖好。教师不去规定那种食品对于他们最合适,而是袖手旁观,听凭学生自选菜单。”因此,有些学校的“菜单”开到一百种以上,听凭学生进“咖啡馆”来“叫菜”(注)。这就是美国教育!美国教育给予学生的是偏狭的,七零八落的知识,其结果是造成学生的愚昧无知。

在人民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却是另一种完全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新的教育制度。新的教育制度是为了要培养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单就智育讲,在中学里就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基本的科举知识。按照列宁的说法,就是青年应该掌握“人类知识的总和”,而中学时期就应为掌握”人类知识的总和”打好基础。为什么列宁要这样提法呢?因为共产主义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成果,所以,只有当我们掌握了完整系统的知识以后,才有可能更深刻地正确地去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来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 。

“人类知识的总和”自然不是单指物理、化学或历史、地理,也不是单指文学、艺术;在课程上讲起来就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包括文科也包括理科,包括美术课也包括音乐课。在中学校,这一切都应该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这种知识的范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更加扩大。因此,苏联的中学更把逻辑学、天文学、矿物学等也算在基本知识内。苏联中学校是给予学生以广泛的系统的和一切必要的基本知识的。我们新中国成立还不久,中学和大学的数量还远不及苏联,学生规定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也不及苏联的多,但是苏联教育已经走过的道路,也就是我们要走的道路。这是很明显的。

中央人民政府制订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学教育的任务,”

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普通文化知知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以便为升入高等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第二条)中学校的任务既是给予学生以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所以在中学校每一门课都应该是属于基本知识的一部分;举例说,在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下,美术、音乐等是列为所谓“小四门”的,或称之为“副”课,这说明他们是轻视文学艺术的;但在新社会里,文学艺术是被国家所重视的,是人民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知道苏联的农庄庄员可以弹奏斐多汶的交响乐,我们也记得在电影“幸福的生活”里面,市集的书摊上为庄员们准备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农业科学的书籍,也准备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在新型的学校里就没有所谓“小”与“大”,“主”与“副”之分。

或者有人会这样想:你说得这样“一视同仁”,那为什么有些课钟点那样少,而另一些课的钟点又那样多呢?是的,学校里的课程钟点并不一般多,但配备各种课程的钟点都是根据科学的方法。中学校要给学生基本知识,但一般的各课基本知识所需的钟点不一样,有的课每周有二小时或三小时就够了,有的课却需要五小时六小时才成,分别仅在这一点上。或者又有人会这样想:加里宁不是要我们学好数学、语文、体育三门课吗?那么这三门不就是“主课”吗?而其他课不就相对的不重要了吗?要是这样来了解,那就误解了加里宁的意思了。我们且看加里宁对这三门功课是怎样来说的吧,加里宁说:“同志们,当我向你们讲到俄文(对我们讲就是语文——作者)、数学和体育的时候,我这绝对不是想降低学校里其他功课的重要性。因而这决不是说,你们可以抛弃其余的一切功课。我之所以说到这三门功课,是因为我认为这三门功课乃是基础,这种基础能帮助你们学会其他各门功课,使你们能够走进伟大生活里去。我相信,你们要是很好地学习这三门基本功课,那就能保障你们其余的一切功课都会有很好的成绩,因为在前者与后者中间,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中学里各门功课都是重要的。

可是实际上呢,直到现在我们中学里面有一部分同学对待各课的学习态度还是有毛病的。不错,我们绝大部分同学这几年来在祖国和学校的教育下学习自觉性是大大提高了,学习很努力,将来如何为祖国服务,很多同学也已经有了主意。譬如,我们有的同学想参加勘察队,去发掘祖国的地下富藏;有的想把黄河的水用来灌溉农田;有的想把祖国的城市和乡村建筑得像美丽的花园一样;有的想驾驶着拖拉机在祖国的原野上奔驰;有的想……,总之是各种各样美丽的气魄宏大的理想,这是多么可贵的理想呵!我们的祖国正是依着青年人的理想在前进的,祖国也为我们青年人去实现理想开辟了无限宽阔的道路。千千万万的青年正在这条宽阔的大道上大踏步前进,但其中也有些青年怀着崇高理想,却不走这条大道,而是在走着旧时代的老路,以为这样也可以到达目的地。这条老路就是不注意给自己打好稳固的知识基础,而是准备抄近道的不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是旧影响在扯我们年青人的后腿!

我们确有些同学这样想:我将来既是准备作工程师的,那么现在我只要埋头“数、理、化”就成了,语文、历史只要及格就可以,音乐、美术呢,对我们更没有用,至于政治,那不需现在来注意,有技术就走遍天下。是的,对于一个工程师,“数、理、化”是很重要,但若你要做一个新型的工程师,单注意“数、理、化”显然是不够的。对外一个新型的工程师来说,假定是一个建筑工程师吧,难道你在文学、艺术、历史方面可以没有修养吗?要是这样,那么你将来为祖国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将是毫无美感的一方块一方块的骨牌。同样的,一个工程师若是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知道祖国建设的方针、政策、计划、建设的目的,那你将是没有理想的鼠目寸光的人,这样的人最好状况也只能是被人拖着走,不可能引导人前进,做一个先进工作者。至于语文,那是我们参加社会生活日常必需的工具。我们可以这样来想,会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呢:我们都知道新社会是鼓励创造性的劳动的,你若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将来在劳动中就不会甘愿墨守成规,你必定愿意创造先进经验或有所发明,那时人民就要求你把经验介绍出来,可是因为你对祖国语言文字没有掌握好,想说想写,可就是表达不出来,那时怎么办呢?难道好意思向记者同志说:“同志,对不起,虽然我是个工程师,但是我不会写文章,请你帮助我整理经验”吗?现在且不说得这么远,就说你要参加工作或进大学去学习专门知识就会有困难。我们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去年毕业考进大学的校友曾经来信谈到她们在这方面的感觉。有一位校友信上说:“……表现能力差,无论写一篇东西或开会发言,总不能清楚地较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另一位的信上说:“现在确实感到在中学里学得太不够了,尤其是语文、政治、历史,有时要写汇报时或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就感到困难了,有时写汇报要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还写不清楚……。我们现在政治是学新民主义论,政治和历史是分不开的,是要用事实根据来说明问题的,但当我们讨论时,我感到困难了,只能说”大概是那样”、“也许是”,就不能肯定了,因此也就不能弄清问题。”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批评,对于在中学未毕业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

现在,让我们再来谈谈关于想做文学艺术工作者的青年吧。毛主席告诉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你假使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或者艺术家,你就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而祖国的将来是一个工业的国家,今天各项工业也正在突飞猛进地进行建设,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你要是对自然科学没有知识的话,你到了工厂,工厂都是机

器,你对它一无所知;你到了农村,广阔的田野里走动着的也是机器,你对它也是一无所知。那么你怎样来认识这些机器的主人,又怎样忠实地去反映他们呢?你要是作个新闻记者,甚至到工厂去探访消息也会发生困难的。知识是个整体,各课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各课的联系性不但表现在知识上,而且也表现在共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新道德品质上。地理课使我们爱我们祖国的锦绣河山,告诉我们即使过去认为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也是可爱的,新疆有丰富的矿藏,内蒙古有美丽肥沃的牧场!只有当你差不多闻到了祖国土地亲切的气息的时候,你才有为它贡献自己的欲望。你看到祖国今天的繁荣,但今天是从昨天来的,你要知道了昨天,才能理解今天是怎样来的,明天又将必然分外光辉,这种信念将使你在前进的道路上勇敢坚定,而这种信念的形成,历史课起着很大的作用。去年冬天我校历史组教师领导学生组织了一次以太平天国起义一○二周年纪念为主题的晚会,会后,有一个同学说:“通过这次晚会我热爱我们的祖先,和他们用血和汗创造的光辉历史,因此,也要热爱祖国的今天和明天了。”这种感觉,正代表了参加这次晚会的几百个同学的心情。而这些情感在数学理化等课中来培养是有限制的。但数学理化却可偏重在另一方面来培养我们的新品德,譬如:训练思想的严密性、逻辑性,理科确有它的优越条件。你若是思想杂乱无章,就证不出一道比较复杂的题来。理科也能教育我们具有细致、准确、踏实的作风,因为分子式是不能错的,错了,就会完全变质,一道题的正负号搞错了也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来。这种严格的科学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不管你将来做任何工作,都是需要的。

知识的获取、品德的培养又和身体的健康是分不开的。譬如说:我们的各门功课都很好,在品质上也容得上一个新型青年的要求,但就是身体不好,照加里宁的说法是“须要每年都上疗养所去诊病”的、或者很小就成为“神经衰弱或肠胃不好”的人,试问你又如何能更有力地去为祖国服务呢?那时你将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痛苦。对于自己来说。常常躺在床上的人也总是不会愉快的。所以各课不但在知识上是有联系的,就是在健康上,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也那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青年不但要从各课中来掌握系统完整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从多方面来发展自己。

那么,问题又来了,是否在中学校就不允许发展专长了呢?据说有这样的事情:有一个学生,他的功课都在四分以上,由于他喜欢文艺,这个同学来信说道:“我常在课余时间看文艺书和写稿,常常假日到图书馆看书,因此,有些同学特别是团员说我是“单纯技术观点”,是“不全面发展”,是“单抠语文”。甚至我一星期看一本文艺书,支部宣传委员还说:“最好再少看,甚至不看”,以为我这样“对群众影响不好”。不单“语文”是如此,其他有些同学喜欢体育就认为是“单抠体育”,喜欢音乐的是“单抠音乐”,喜欢理科的连“化学难题详解”都不敢看。“你看,若是我们这样来了解掌握基本知识,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旧社会我们常常不能考虑自己的特长,中学还没毕业就想着找职业或是愁着考不上大学。而正是只有在新社会里不但不压仰青年的专长的发展,而恰恰是要来十分重视培养的。但我们所要求的专长要有宽广坚固的基础,要求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来发展。这就好比造宝塔,塔尖——专长是必须建筑在雄厚的塔基上的,所以千年也不垮。而资产阶级的专长则好比踩高跷,有点技术也能耍几套花样,但终究是没有根底的,上不了山,过不了河。

在我们学校里,为了培养同学的理想和专长,总是鼓励同学课外多阅览各种各样文学、科学等书籍杂志。同时也用很多力量来组织领导同学的课外研究活动,这个同学若对电机有兴趣,就可以参加电机组,对地质有与趣,就可以参加地质组,对动物、植物、化学等等有与趣,他就可以参加这类小组,对文学、美术有兴趣,我们学校也有文学组、木刻组。只是参加这些组的同学,必须具有一个条件:就是他各种功课要比较好,肯定他在学好各课以后还有余力的。这样就培养了我们同学的理想和专长,也鼓舞了她们去学好各门功课。我们青年在祖国的培养下幸福而健壮地成长起来。我们是要继承前一代人来建设祖国的,因此,我们要有对祖国高度的责任感来顽强地学习,自觉地来获取各课的基础知识,自觉地从各方面来锻炼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祖国一个称职的建设者。

编者按:上面这篇文章,比较详细地解答了中学生对于各种课程的学习为什么不能偏废,全面发展与发展专长有没有矛盾等等问题。这篇文章是针对普通中学学生而写的,因此谈到普通中学的情况比较多。至于我们的中等技术学校教育,则是按照祖国建设当前的需要,培养生产中的中等技术人才,是使学生在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上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了使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是畸形的,使他们今后能够健全发展而且能够继续深造,所以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的中等技术学校里,仍设有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等课程。这和资产阶级忽视基础课程的教学,从狭隘的实用观点出发给学生一些应用技术不教基本原理的职业教育是有原则的区别的。因此,全面发展的原则,在中等技术教育方面仍是同样适用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们的中等技术学校学生,也仍然仍不应该成为一个“知识的残废者”。

注:这一材料取自“苏维埃教育学”月刊上A·努连堡一篇文章,该文编入“美国文化教育透视”,M·伯恩斯坦等著,毛家骧译。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功课祖国
有思想的评课:做足四项功课
我国古代女子出嫁之前的功课
我本想把功课做完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四)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人生有门功课叫不辜负自己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辩伪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